(一)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素养是教师具有的素质和修养,顾明远先
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定义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1]。素养是建筑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由后天的养育、个体所受的各级各类教育、人生经历、个人已有生命实践积淀而成[2]。所 以 教师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3]。教师素养首先包括教师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品质,其次包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则是建立在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基础上,每个行业有其各自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和修养,是指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成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素养,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标志性[4]。教师专 业 素 养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有关知识的理解并保存在头脑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4]。这 也 是 教师所应具备的促进教师发展的关键。
论文二:模型路径篇 教师核心素养成为鉴别专业素质的关键指标和衡量职业发展的重要标尺《教师素养:面向个性化、学生中心的教学》将教师素养界定为认知素养、内省素养、人际交往素养和教学素养。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应具备七种知识:内容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学习者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教育脉络知识及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我国教育界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包括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知识是保证“教对”的知识,指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知识是保证“教会”的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教育专业知识;实践知识是保证“教好”的知识,指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文化知识是保证“教透”的知识,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基本的艺术素养、文化内涵。这四种知识素养构成教育金字塔,本体、条件、实践、文化
知识按其重要性从低到高阶梯式排列
论文三: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