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读 | 窗竹陪读书

世人总以为读书是一件苦事,实际上读书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今日一同来诗歌赏读《闲居书事》,体悟读书这一美事!

诗歌赏读《闲居书事》2018.1.27

世人总以为读书是一件苦事,实际上读书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一首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闲居书事》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原诗有八句,是一首七言律诗,我们节选了后四句。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于是寄宿在九华山的寺庙中,在山中苦读,自称“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说自己是漂泊江湖苦苦吟诗的读书人,是普天之下最为穷困的人。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坷,他的诗学杜甫、白居易,以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质朴明畅,清新秀逸。

诗的前两句写得极美:窗外竹影婆娑,映照在书桌之上,随风摇曳;砚池中的墨汁流淌,像原野清泉叮咚作响,好像自然美景都被移到了书房之内,不是心怀“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样的读书之美的。

为什么读书就会写到竹子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作了最为精妙的回答。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吃饭没有肉,也不能让居所旁边没有竹子。没有肉只是让人变瘦,但是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庸俗。所以,自古竹和梅一样,既是“岁寒三友”,又是“四君子”,足以见得,中国人对竹子的喜爱。

杜荀鹤在描写了读书赏心悦目的环境后,笔锋一转,劝勉侄子要少年时就用功读书,不要在时间面前偷懒,这样才能功成名就。后两句发自肺腑,真诚质朴。

书读到深处,才能体会读书的乐趣,眼中处处是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训练想象力和思考力为目的,互相设局,自主破局,突破困境完成故事。 规则:每人写一个场景,依次...
    镜上霜阅读 687评论 3 2
  • 当你走了 时间慢了 我的心有点空了 当你走了 空间大了 外面的空气冷了 当你走了 歌声停了 我的心开始疼了 当你走...
    北雁南飞终成梦阅读 282评论 0 6
  • 放学以后我没看到妈妈来接我,然后我就去找安老师啦。到老师办公室里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
    张余蔚阅读 425评论 0 0
  • Evening Standard 2 July 2017 Parents have been threatened...
    土伽丘阅读 605评论 0 0
  • 香山红叶 清晰的记得,童年那么美好,因为有梦,有快乐。只要完成老师和老爸布置的作业,我便...
    香山红叶sxf阅读 6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