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新父母晨诵+晨诵启思007


【新父母晨诵】

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全集卷四,444)

萤火虫微语主持:朱永新

最近关于学习外语的争论沸沸扬扬。有些城市推迟了学习外语的年段,有些城市降低了外语中考的比分,有些学者主张取消高考的外语科目,等等。其实,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习语言应该尽可能早也是不言而喻的。陶行知先生说,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这也是颇有远见的。而且,他还教大家一个学习外国语的方法,那就是“坚持不懈”。像磨眼镜那样,“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这样坚持五到十年,一定能够有所成就。最不可取的是“一曝十寒,时学时辍”,这样只能到老无成。亲爱的父母,应该承认,学习语言是有天赋的,但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促进脑部发育,也是经过研究证实的。我们反对的是以同一种标准要求、以不科学的教学办法去强迫所有的孩子学习外语,但是以正确的心态、实用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来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有益,而且也是有趣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语言天赋的孩子,不妨让他们尽早接触外语,轻松学习外语。因为学习语言是有敏感的关键时期的,错过了关键时期,可能学习外语就会相对费力,勤学而难成了。

【我的微语】

陶行知先生将外语比作"万里眼镜"的意象令我豁然开朗。这副特殊眼镜的打磨过程,恰是语言习得的本质:透过持续的语言浸润,我们得以在思维中重构另一套认知体系,在两种文化视域的交叠中拓展认知边界。当母语的单一镜片被外语镜片叠加时,世界在认知光谱中自然呈现出更丰富的层次。

当前关于外语教育的争论折射出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的错位。语言敏感期理论显示,儿童大脑具有天然的语法感知能力,这种语言习得的天赋不应被机械的考试标准消磨。真正的双语教育应如春雨润物,在童谣故事中自然建立语音直觉,在文化比较中培养多元思维,而非将语言切割成应试的碎片。

语言磨砺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分数权重,而在于其赋予认知系统的弹性空间。当我们在两种语言符号间自如切换时,实际上在进行着复杂的神经重构训练。这种思维体操不仅能延缓认知衰退,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容纳差异的思维格局——这或许才是"万里眼镜"最深远的馈赠。

由此可见,语言之镜,是照见世界的另一重维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