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分享的内容大纲是
1.什么是社群?
2.社群的运营逻辑是啥?
3.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社群运营模型。
今晚内容超级干货,能把今晚的内容理解透彻,也是不虚此行的
用一句我非常喜欢的教父说的话开场:
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什么是社群?
社群,自古有之,人从分散的形态开始聚集起来,这就是社群最初的雏形。
第一个原始人,他开始把地上挖个坑,然后把自己的种子放进去,这些种子长成一大片水稻,一大片水稻更加能够抗击自然灾害,一株水稻被风吹倒,一大片缺成了风景。
当初,这个人无意之中发明了种子,开始了农耕生活,为了照顾他的庄稼,他开始定居下来,其他原始人也开始定居下来,村落就形成了,这就是最原始的社群。
共同的血缘和地域,形成的社群。
而社群不断演化至今,在商业中,如何给社群下个定义呢?
社群是基于一个特定的需求而搭建起来的利益共同体。
一个社群有且只能有一个主题,多了社群必死。
并且社群是搭建起来的,我用的是搭建这个词,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使用搭建这个词?
搭建房屋,是吧,房屋怎么搭建起来,先打地基,然后在搭建好的地基基础上,一步一步建起来。
地基能打多深,就决定这房屋能建多高。
社群也是如此,一开始你有多少铁杆粉丝用户,决定着你这个社群能做多久,能做多远。
社群不是随便自己建个群,然后把你认为的好朋友拉进群,或者是扔个二维码就朋友圈里的。
如果是这样做的,社群必死。
社群的定义应该都清楚了哈。
社群三要素:
1.唯一主题
2.搭建逻辑
3.利益共同体
接下来,来拆解社群运营的逻辑
其实在上面已经大致说了一些,社群运营的逻辑是搭建逻辑,也可以说是生长逻辑。
社群的生长逻辑有三个关键词:
做原点/控节奏/做密度
第一步:做原点
很多人过来跟我说,我的社群跟死群差不多,没人说话,发红包也没人抢
只要说这句话的人,我大致就能明白,一定在第一步就出了问题,也就是做原点。
再一问,你的社群怎么搭建的啊?
有的说直接把原来的群名字一改,有的说我把我的一些好朋友拉进群,还有的说二维码直接发到朋友圈等等
如果你的社群也是这样搭建的,社群必死。
如何搭建一个社群呢?
在做原点之前,还要定一个主题,有且只能有一个,你不能想着一个社群做吃喝拉撒,全都在。
如果是吃,吃什么?火锅?湘菜?粤菜?川菜?等等
做垂直的主题越好。
定好一个超级细分,超级垂直的需求,然后开始做原点。
怎么做?
你需要先找到自己的50个第一波种子用户,要极其精准,不能是你朋友啊
很多人要建群,第一步想着把自己朋友拉进群,一点用都没用。
然后第二步就是控节奏
你的社群需要不断的进新人,每天能保证社群进一个新人,是保证社群基本活跃的保障。
并且新人进群一定要有大红包,66或者100,甚至更高。
你看,为什么我们这个群进新活跃度不错啊,因为有红包期待呀
驿站群也是,100红包也是有期待的,波波付费日记群就更牛了,进群要发1000红包,更有期待。
然后就是作为你要控制好节奏,每天保证进群人数的节奏,不能今天进10个,明天没有,后天5个,大后天没有。
这样就没有了节奏。
我们这个群节奏这块就没有控好,因为时间比较紧,2天就把66人全部进完了。
这样有一个什么不好的地方呢?就是会有一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群的规则,没有认真看。
如果是下一期的话,我就提前一周开营,一天进10人,并且保证每个人都清楚规则了才能进群。
第三步就是做密度
这个时候,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画一个中心点,然后在周围画好多个点点。
中心化的社群是中心点跟其他点点链接
而去中心化的社群却是点跟点之间的无限链接。
而做密度就是让群里的点与点无限的链接。
有一个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在群里认识3个人,那这个人就会在群里活跃6-9个月,如果认识7个人,他就成了这个群的铁杆粉丝。
而作为群主的你,要做的就是营造各种各样的场景,让你的所有相互认识,相互信赖,这直接决定着你的社群能有多远多久。
只有点与点的链接画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群活跃一定会越来越高。
这张图越密密麻麻,社群活跃度越高。
第三,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社群运营模型
在分享之前,我先说一个社群运营的底层框架,就是:因为你,我变得更好。
所有社群运营的战术层面的执行逻辑都是根据这句话展开的,脱离了这句话的所有社群运营步骤全是错的,全都是错的,一定是错的。
划重点
社群运营的框架模型:
1.非常明确的主题启动社群
2.无法拒绝的触点产生裂变
3.群内利他的行为形成沉淀
4.打造社群多ip
5.基础群形成,开始裂变矩阵群
用去年创业者峰会的社群举例
在搭建社群之前,我跟所有人搭建社群的路径都不一样,他们好多人是直接拉人,直接扔二维码。
我是发了几条朋友圈,说我要搭建一个社群,主题是什么?前期只需要20个人参与。
然后一定要非常清楚的让写20个人知道,这个群的价值,唯一主题。
然后就是设计了一个资料包,就是千人创业者峰会结束之后复盘总结,可以免费发给你,但是你需要拉5个人进群。
记得控节奏。
这样,一个社群的原始积累也就有了。
然后在群里有一个行为:每晚8点,在群里推送5个优质人脉资源。
这也是经过两天迭代的,一开始是推荐10个,一来发现人数不够,二来发现效果不好。
后来迭代成精选5个优质人脉资源,推送在群里,需要的自由链接。
这里有个关键词,叫筛选,就是群主把优质人脉资源筛选好,然后推送给群友。
这个动作很关键,因为只有群主有多付出,社群的粘性才有多高,群主都无所谓,差不多就行了态度运营社群,社群粘性一定不行的。
这样的话,这个社群的基本活跃度和价值,都存在了。
然后用一个绝招打造群内多ip.
这个绝招就是夸,不吝啬词语的夸。
群内需要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越多,群内的活跃度,关注度越高。
如果这样的意见领袖还有料有知名度就更好了。
其实人的很多行为并不是自己的原有意愿想做,很有可能是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比如,有一天,你到公司,老板放着好多员工的面跟你说,丽丽,你今天穿的裙子真好看。
然后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一周穿一次这个裙子,后来变成了2-3天一次。
这就是群体对自己的期待。
在一个社群,同理可得,首先这样的意见领袖,你需要筛选,去找。
在各个社群里,总会存在那些很喜欢发言,就是你不让他说。他也想说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意见领袖。
找到这些人,跟他们搞好关系,吸引他们进自己的社群。
然后在群里不断的夸他们,给他足够的荣誉感,舞台交给他,让他尽情的表演。
最后就是,当一个社群运营20-30天时间,闭环形成了,活跃度有了,就可以开始考虑裂变了。
怎么裂变?
这就涉及到你的产品模型,分润模型等等的设计。
上面说的是一个社群运营的闭环形成,如果一个社群的闭环能够形成,后面的社群直接复制就好了嘛
好了,大家还记得社群运营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吗?
这个是心法,是最重要的东西。
是的,因为你我变得更好
所有社群的运营执行步骤,运营套路都是基于这句话而展开的。
每个环节,不要去想着这个社群怎么更活跃,怎么变现,怎么成交,而是思考清楚,这个人进了我的社群,如何能够变得更好一点。
只要你进了我的社群,你在我这个社群里能够变得更好一点点,我这个社群的价值就成了。
如果你觉得要拉个社群,然后立刻赚钱,立刻变现,建议不要做社群,你会浪费很多时间,也会很迷茫。
社群不是你项目起死回生的救命良药,是你经营用户关系最好的场景。
没有这一基础认知,社群怎么做怎么错。
最后,一个社群是否有价值取决于群主有多么尊重这个群里所有人的时间。
你要坚信: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他既然信任你进这个社群,就是把一部分时间给了你,你没理由辜负她。
如果你今天的所有内容全都忘了。
就记住:
什么是社群?
社群是基于一个特定的主题而搭建起来的利益共同体。
社群运营逻辑是生长逻辑,或者说是搭建逻辑。
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社群运营框架模型
如果你说我记忆不好,已经全忘了,那就记住<因为你,我变的更好>也可以了。
如果还说,不不不,这句话目前也不能彻底消化,那就记住趣萌吧。
任何关于社群不懂的,只要有趣萌在,放心即可。
我是趣萌,一个既不有趣又不萌的社群操盘手。
认可的加v:anjingdehuainian,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