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很容易就过去了,是因为消磨时间的手段很多,今日头条,手游,追剧,聊天都是装在手机里的时间的黑洞,一旦进去就忘记了时间,很难出来。
一般是早上在五点半至六点之间自然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摸手机,打开后首先就是有几条通知,看看我睡觉的这段时间里,国内外的哪些朋友给我发了微信,他们在朋友圈里发了些啥?一会儿就过去一个多小时,很快就七点多了,赶紧完成晨间任务,晨间日记,日历留言,今日计划和昨日总结,三十分钟后,留给做身体的时间就不多了,按照计划应该要有半小时以上,但往往时间不够,就把后面的深蹲和俯卧撑省了,甚至小燕子也会省了,一旦几次这样,就有可能形成习惯,晨间的锻炼计划就只剩一半了,计划基本就残疾了。
一方面我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离开手机的时间越来越短,就是如影随形,第二自我,自我的影子,拷贝,身份证,几乎一刻也离不开,比如在做冥想练习时,十分钟时间就觉得很长,很难做到不分心,不走神,有时一分钟不走神都不行;再比如靠墙两分钟的腿部锻炼和平板支撑,也是很难做到。
再说学习,看书半小时,就能看很多,但期间总是被自己或者被别人打断,看的断断续续的,就不忍心静音半小时,严重影响看书进度,同样每天的英语半小时学习,在坚持了半年后遇到了瓶颈,感到难度较大。
这样一来,一天的时间在不同事情上的分配就差别很大,效用和目标都不对,必须调整改变。
朋友圈里的东西也都是朋友精选的好东西,有的是知识性的,有的是思考性的,有的是感悟,按说都应该看看,最好是应该有个回应,那也是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但是有的文章很长,一篇下来十几二十分钟甚至更长,虽说也有收益,但会破坏计划和日程,如果经常看,每篇必读,就要花很多时间。微信上的几百个精选公号,名额都满了,遇到好的、喜欢的公号想再加上,就要删除一个腾出位置来,很多时候都不忍心删,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其实呢,现在都没有时间看,留着也没有用,就像书架上的书,越堆越多,还在不停的买、买、买,似乎买了就像读了一样,其实80%都没读完,但舍不得扔,甚至舍不得借出。去年李笑来老师说过,当你自己觉得无聊的时候就去把书架上没读的书读一遍,我当时就想,如果哪一天就剩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断网了,就把书架上的书看完,也得一年半载啊,怪不得有的人进了监狱,一两年后出来时,身体好了,没病了,思想深邃了,胸怀大了,眼光长远了呢。我有时还在想,我是不是也应该进去呆一段时间啊,减肥,读书,思考这三件事是不是应该在里面完成啊?当然我也知道,能成为那样的人是小概率事件,你要有信心和决心,天天都可以去做,真进去了也未必就能干好这三件事。
所以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实际是事情本身的难度决定的,容易的不费脑子的事,如聊天、追剧、看抖音、今日头条等等这些事,就很容易,都在舒适区,不知觉中就把你的时间给吸完了,而写作业、交作业、学英语、冥想、靠墙蹲、平板支撑等等都是需要动脑筋,耗巨大体力,都在非舒适区,很难受,所以你就觉得时间很长。这就是时间的相对论。
现在是过剩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在基本生活层面上是任你选择的;同时精神产品也是目不暇接,付费的、免费的各种各样的眼花缭乱的产品让你无所适从,可以填满你一天中的分分秒秒。物质和精神上的选择性困难是目前最普遍的焦虑--样样产品都好,都说得很好,体验宣传也很好,那样也舍不得放弃,但适不适合你,不知道,自己去体验,这可以吗?
我们不能尝遍世上所有的美味佳肴,我们不能阅尽天下所有的湖光山色,我们也不能体验所有的人情世故,经历人生所有酸甜苦辣,生死离别,爱恨情仇,无论是否愿意我们都始终是处于选择或被选择中。生活上的断舍离,决定着时间上的断舍离,时间上的断舍离决定着行动上的断舍离,行动上的断舍离决定着思维上的断舍离。这么多环环相扣的断舍离集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人生的断舍离。
我在这一刻,似乎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是否能长期做下去,有信心,但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