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与生活:化解嫉妒带来的消极情绪

糟糕的一天,因为觉察到了我在嫉妒,而产生了消极情绪。

羡慕别人有自己没有的才能、金钱等,同时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边缘化的恐惧。

然后我细致区分了嫉妒的对象,有这些发现:

1)有让人羡慕的才能的人很多,但好像我不会都嫉妒。

2)我的嫉妒和领导的行为有关,如表扬提拔了某位同事,而她身上有我欠缺且想要获得的特质;我会有奇怪的感觉出现。

3)明明是领导行为导致,却会对那位同事产生别扭感。

这样一下,我更难受了,既感觉自己没有办法摆脱他人的评价体系,又感觉没有什么未来。这些不确定堆积而来的,就是混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会走向什么方向?一定要在意这些吗?

在这样的混乱中,我向DeepSeek提问了:“什么是嫉妒?”

“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当他人拥有自己渴望的事物(如资源、成就、关系或特质)时,或因感知到他人可能威胁到自己珍视的关系或地位时,产生的焦虑、不满、敌意或自卑感。”其基本特点是比较性、匮乏感、威胁感”—定义让我更加清晰这个概念


嫉妒分类:1. **良性嫉妒**:短暂的不适,可能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例如:因同事升职而更努力工作);2. **恶性嫉妒**:长期困扰,导致攻击性行为(如诋毁他人)、自我贬低或关系破裂。—嫉妒可以转化为动力,我对自己有接纳了一些。

心理根源:不安全感,对自我价值或关系的信心不足;社会比较倾向,过度以他人为参照衡量自身价值;童年经历,如长期被忽视或与兄弟姐妹竞争资源;文化因素,某些文化更强调竞争,可能加剧嫉妒。—那如何衡量自身价值呢?

如何应对嫉妒:1. 觉察与接纳,承认情绪的存在,而非压抑或自责;2. 分析触发点,思考“对方拥有的东西为何让我不安?这反映了我怎样的需求?”;3. 转换视角**:将嫉妒视为自我认知的信号(例如:发现未被满足的渴望);4. 行动转化:用具体行动弥补差距(如学习新技能),而非沉溺于情绪;5. 增强自我价值:通过设定个人目标,减少依赖外部比较获得自信。—前四我已经在行动了,但个人目标很难定,时常思考这真的是我的目标吗?


这样看下来,我已经在化解嫉妒的路上了。但随之而来又是两个新问题:

1)因为我的一大步是他人的起点,而产生沮丧感这么办?

2)我的目标是什么?这真的是我的目标吗?还是不要把目标想的太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