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棒棒糖引发的哭闹~~

姥姥亲孩子,买了棒棒糖🍭回来。

和孩子说好一天一颗。

棒棒糖🍭拿在手里,包子开心的厉害。吃的时候拼命的唑吸,还让我爬在他身上听口腔里面抿棒棒糖🍭发出的声音。

中间我下楼去扔垃圾,包子积极地喊着我也要去,下楼的途中,吃的快没了的棒棒糖掉地下了。

地下捡起来继续想放在嘴巴里,被我阻止,告诉他回家洗洗再吃,这期间,很多次告诉我地下不脏,能吃的。

小孩子的心思有时候还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上楼回来,我给他洗了,他又不要了。要在来一块新的棒棒糖🍭,小家伙也很贼,知道旧的这个马上就没了,不如新的一块来。

我自然没同意。

随后,就开始不停的闹,我就一直有耐心的不同意,最后就情绪大崩溃,哭的声嘶力竭,又去找姥姥,姥姥没学过共情和接纳的理论,就是土法,告诉他家里的棒棒糖就买了两个,宝贝一个,姥姥吃一个,家里已经没了,要吃只能明天去买。

土法就是连哄带骗,告诉孩子快别哭。

没有用,姥姥继续说,你看爸爸妈妈都生气了,快别哭了……

我安慰自己,家里就我一个好学生,不断学习,我学过的新方法,他们也没学过。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实践起来也不简单,似乎还困难重重,孩子的情绪来的总是天崩地裂的,中间有别的什么东西吸引走,回过头来还会继续哭,只是为了一个棒棒糖,有那么一刻,我都感觉他是故意哭给我看,看我会怎么样做。

回头想书里面写的东西,在孩子还是婴儿时,就是哭闹满足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的任何需求,只要一哭,妈妈总能满足,很有全能控制欲,有着理所应当享受的权利。

慢慢长大,世界的规则开始出现并建立,并不是每次都可以被满足,孩子开始有了失落。期待不被满足,当然会失落。比如棒棒糖没再吃到一块,很失落。

其实这是一个好机会让孩子学会怎么处理期待未被满足,失落的情绪如何对待和处理的好机会。

可是并不容易,很多机会被丢掉了。

比如土法的别哭了,连蒙带骗的,

或者新法的皮毛,就是共情和接纳的背后希望问题赶紧解决,小朋友快点别哭了……

我们成年人总是关注在问题的层面呀……

还有一个体会,面对怎么处理我自己的期待未被满足的深深失落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不太会处理好,比如我失落的时候也想要哭,如果身边旁人和我说别哭了,有啥好哭的,估计我也挺想抽这个人的

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最后孩子是哭睡着的。我也困惑到底怎么做好

借别人的话,发出来吧,提醒自己,别总是着急解决问题。

我也来发言:精髓就是先用心 先用心 先用心(重要事情说三遍), 再用术;如果你的心没真的到位,所用的术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怎么用心呢?我提个建议吧:家长们先自我训练至少一个月:

蹲下和孩子说话

眼睛看着眼睛

放慢速度,学会停三秒 停三秒

等你感觉自己真的心到了,才开始用“术”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