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工具书,主要教授人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整本书的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框架简单.大的结构采用演绎的顺序,按照Why——What——How的顺序展开,底层文字同样采用演绎顺序,理解起来非常顺畅。
其次书中引用的材料相当丰富,论述也非常深入,每章结尾处还有练习题,可谓良苦用心,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系统性的方法论书籍,唯一不足的可能是翻译,不知是为了凑字数,还是搞学术研究人的习惯,书中大量位置都使用倒装句,读起来非常的绕,让人十分头大。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思维,复杂的世界需要审慎式思维。无论你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也无论你的感受如何,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而思维的品质将决定你未来是强大还是弱小?是富裕还是贫穷?......
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泛滥的信息每天不断的充斥在我们身边,将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我们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太多的选择如同太少,一样都会引起混乱。也许这是获取信息最方便的时候,但也是丢掉理性最便捷的时刻。
我们被信息的潮流裹挟着,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不再反驳,不再批判,不再抗争,只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想当然地盲从......我们成为社会性动物,被‘标准答案’束缚,被他人的观点左右,被别人的情绪操控,或欢喜,或悲伤,或愤怒,或忧伤,却不明所以,沦为他人思想的提线木偶,最终变成一个情绪化的人。我们忘记了我们所听到不过只是一个观点,而非事实;我们所看到的不过只是一个视角,而非真相。
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人终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可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独立思考是多么得难能可贵!想要看透世界,洞悉他人,理清自我,就需要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日常问题有价值地识别和评价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快速地识别并理解信息的内容,吸取别人建设性的意见,避免盲目地信从,被人牵着鼻子走。——————————————————————————————————————————————————————————————————
本文逻辑
世界需要批判——Why
思考思维的思维——What
学会提问——How
1.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5.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6. 证据可信么?
7. 有没有替代性原因?
8.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 有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10.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
世界需要批判——Why
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获得看透纷繁复杂事物的智慧,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重新找回自我,不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不被潮流裹挟,不再轻易的被欺骗,我们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够启蒙心智,完善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巩固不断增长的知识,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快的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识别谎言,去伪存真,不被‘标准答案’束缚,不被他人的观点左右,不被媒体操控。
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最有力的防御手段,帮助我们抵御那些老奸巨猾、固执己见、花言巧语的敌人,解放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思考思维的思维——What
当我们抱着一种提升自己思维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思维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我们可以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一种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关系到我们如何在观察、体验、沟通、思考和推理过程中不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积极而巧妙的运用、分析、评估、综合和建构,从而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
我们常见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一种是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是一种无差别吸收的思维,它的优点在于:
1.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并且获取的知识将会为日后展开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它并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脑力资源,不需要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淘金式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地互动参与式思维,即读者与作者之间、发言者与听众之间展开对话。读者常常会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这能帮助读者找出作者最佳的解释或最合理的信念,而读者掌握主动权来决定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淘金式思维重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互动——与知识展开互动。这两种思维共同构成了批判性思维。
*海绵式思维
*对接触到的信息深信不疑,不进行评判和取舍,被动地接收;
*强调单纯的获取知识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
*带着问题与态度来评判所接触到的信息;
*带着一系列问题,旨在找出最合理的断言;
* 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他的观点?
* 别人的说法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
* 我对别人的说法有没有进行客观评价?
批判性思维鼓励我们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
从另一方面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智慧技能或认知技能。这种技能包括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评价性问题,加上在合适时机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概言之,批判性思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并回答问题——吸收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
1.意识(知):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2.能力(行):有能力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批判是为了更好的相信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也可以用来评价和修正自己的初始信念。当我们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一定要谨记:沟通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为了发现真理。——我们是在讨论,而不是在说服。
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存在多元的真理,每一个论证都值得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一定要警惕弱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它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这种思维更在乎输赢,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正在接近真理或美德。它的目的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将那些与你意见不一样的人驳得哑口无言、乖乖认输作为最终目标。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开放性式思维,它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自己的。它的目的在于推动自我成长与发展。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提出批判性问题,强迫我们自己去批判自己的初始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
弱势批判性思维
- 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既有的观念。
- 目的:抵制和驳倒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
- 效果:摧毁了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性的一面,阻碍了进步提升的可能。
- 心理状态:思想封闭。
-
强势批判性思维
- 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观念,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 目的:正确评估与修正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 效果:使自己不会自欺欺人和盲目信从,还可能更加坚定既有的观点。
- 心理状态:思想开放。
营造良好氛围,警惕操控型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当我们使用批判性思维对别人的言论展开提问时,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要表现得体贴且平静随和,要考虑到对方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虚心学习,而不是舌战群英。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自己的论证被人质疑,很多人会将他人的提问当成不怀好意,没事找碴。因此要谦虚,不要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论证——不直接否认别人的观点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交流的起点源于良好的氛围,太过强势容易导致沟通无法深入下去。咄咄逼人、偏执、狭隘、武断专制容易使彼此疏远,产生隔阂;相反,良好的氛围会在我们与听众之间编织起一张网,将彼此紧密联系到一起。
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就必须警惕操控型思维,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谦逊有礼、自主决断、好奇心、敢于质疑......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一般只愿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而这个‘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操控型思维。!所谓操控式思维,就是事先经过挑选,以便得出某个特定结论。我们很自然地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准确,仅仅因为这些思想是我们的,而且基于类似理由,那些与我们思想不一致的思想就是不准确的。当别人做出的陈述是我们已经相信的思想时,我们也不会质疑别人所做出的那些陈述,同时,我们会倾向于质疑那些与我们观点冲突的陈述。——这便是操控型思维。
要克服操控型思维,就需要保持一颗开放、包容、谦虚、好奇、质疑的心。理解和欣赏那些批判性思维者所持有的主要价值观,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心智力量,你可以用这些力量不断地提醒自己:密切关注那些与你价值观倾向不同的人的观点很有必要。
批判是为了更好的相信。时刻保持好奇心,自主决断,谦恭有礼,尊重严密的论证。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去说服别人,而是尽力使自己的结论得到充分有力的论证,使其更令人信服。当对自己的结论犹豫不定时,一定要留有余地,让自己时不时反省一下: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
注意:我们最常见的倾向就是只愿听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话,我们必须抵制这种倾向。学会提问——How
在评价一个人的论证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到他的论证。如果不找准作者的论题和结论,就有可能会曲解作者的意图,对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得要领,而这样做出的回应往往也会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一个论证通常由论题、理由和结论构成,其中结论和理由是必要组成部分。其次,论证必有目的性。人们之所以展开论证,是因为希望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事或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行事。因而论证需要别人对其做出回应。最后,论证有质量高低之分,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进行判定。
论证的特点:
1.论证必有其目的;
2.论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
作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要有能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评价性问题,以及在适当时机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这一系列的批判性问题包括:
-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理由是什么?
-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 证据可信么?
- 有没有替代性原因?
-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有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要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找出论题和结论。
什么是论题?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的问题或矛盾。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价值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
*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
*是什么?答案往往要求精准。
*价值性论题:
*指我们应该怎么做,及好与坏、对与错而提出的问题。
如何寻找论题?
大部分时候,作者或发言者会直接告诉我们论题是什么。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标题中就能找到它,但也有一些时候,作者并不总是直接了当地提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从其他线索中去推断。如,作者的背景。
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必须先找到结论,才能确认论题。
*寻找论题的方法:
1.文章开头或标题;
2.从其他线索中推断;
什么是结论?
结论就是作者或发言者希望我们相信的信息,它是对论题的回应。“作者想要证明什么?”或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即结论。
结论≠观点
结论是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的观点。它来源于论证,是推论出来的。如果有人断言某事是真的或应该去做某事,却没有提供相应的理由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那么这一断言就不是结论,而是纯粹的观点。我们把没有提供其他观点来支撑的观点称为纯观点。大多数时候,我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都是纯粹的观点,而不是结论。观点很容易受情绪的操控,错误地呈现或描述与事物本来不一致的面貌。
-
理性判断
- 结论是一种需要其他观点支持的观点,没有理由支持的观点不是结论。
- 结论值得批判。
- 例:出门要带伞,外面正在下雨!(前半句是结论,后半句是理由。)
-
非理性判断
- 没有理由支持的言论仅仅是观点,而不是结论。
- 观点不值得批判。
-
例:出门要带伞,反正我带了。(两句都是观点,没有提供理由。)
如何寻找结论?
寻找结论的5条线索:
1.问问论题是什么;
2.寻找指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因此得出、重点是、显示出、证明、事情的真相是、告诉我们......)
3.在有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例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记住结论不是什么;(例如、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
2.理由是什么?
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
薄弱的理由导致薄弱的论证,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论证不光靠理由支撑,还需要证据加以辅助。我们可以把证据理解为关于理由的理由,它是支撑结论的另一个基础,由一系列事实组成,这些事实有助于使读者相信理由的可靠性。
理由:指我们相信结论的原因;
理由和结论共同构成了论证。一个论证可能只由一个理由和一个结论构成;但更多的情形是,很多理由会被用来支撑一个结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建议一定要让结论和理由一目了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读者的精力,还可以让文章更有逻辑性。——读者只有先发现文章的逻辑,然后才能理解它。
理想的论证结构是:将理由和证据作为模具,结论据此成型和得以修饰;把论题、结论和理由当作论点的骨架,骨架越坚固,论据越有力。
注意: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寻找理由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怀疑的态度,对接触到的每个论证都问一问“为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评价一个人的论证,不光要找到其理由和结论,还需要确定其论证内容的准确含义,否则可能会曲解作者的意思,而依此做出的回应就未必公正。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细枝末节,正确地辨认出词语的确切含义。
批判性思维主要从六方面进行批判:问题、结论、理由、证据、假设和语言。其中语言是基础中的基础。
语言本身是一种不完全的工具,大多数词语都不止一种含义。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所听到的言论,因为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词语的含义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一个词或短语可能存在多重含义的现象称为歧义。
例如:
1.女对男说:“你是一个好人。
歧义:‘好人’怎么定义?
2. A:你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歧义的种类:
❶语义歧义:表达断言的语句中含有歧义的词语或短句。
❷组合歧义:不能明确一个词语是指群体还是群体中的个别成员。
*①合成谬误:从群体的每个成员具有某特征推导出群体也具有该特征。
*②分解谬误:从群体具有某特征推导出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也具有该特征。
❸语法歧义: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做两种以上的解释。
❹指代歧义:一个代词所指代的事物或对象不明。
❺抽象:抽象的表达无法界定词语所指代的具体范围。
如何寻找歧义?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歧义经常会出现在关键词或关键句上,以不同的含义困扰我们的理解。
寻找关键词的线索:
1.在论题中找关键词;
2.在理由和结论中找关键词或短语;
3.注意抽象的词或短语;(越是抽象的词,人们越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4.通过反串来判断他人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的定义;
第二步,检查有没有歧义。判定是否存在歧义的最好方法是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代入论证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是否会影响到整个论证的效力。
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发现歧义:
1.避免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和作者处在同一认知层面,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2.不要认为词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
常见的修辞手法
委婉语V粗直语
*委婉语:使用能引起正面联想的词语来淡化负面影响,如:用褒义词或中性词。
*粗直语:使用能引起负面联想的词语来强化负面影响,如:用贬义词或中心词。
效果:往往带有欺骗性或暗含欺骗性。
例如:*‘紧缩’一词听起来太消极,而用‘调整’一词更中性、积极;
*“崛起”一词太过威胁性,而用‘复兴’一词更温和、平静;
*‘这件事你做的不对’比较公正,‘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显得太霸道;
修辞性定义V修辞性解释
* 修辞性定义:运用诉诸情感的语言来激发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 例如:将”堕胎“定义为”谋杀未出生的孩子“
* 修辞性解释:貌似解释的修辞技巧。
* 例如:他因缺乏勇气而输了比赛。 VS 他因过于谨慎而输了比赛。
作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不要一遇到含义模糊的词就马上记下来,只有在论证过程中出现含义模糊的词才是重要的。
注意:警惕广告商和政客,它们常常会使用附带感情色彩的词语,而且意思模棱两可。如何找出陈述的真实含义?
1.根据上下文语境;
2.查询字典;(同义替换;举例说明;标准定义)
3.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图像;
一个词语的含义通常表现为三种方式:
1.同义替换;(例:‘焦虑‘’的含义。焦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
2.举例说明;(焦虑就是你上台发言时的心情)
3.标准定义:(焦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
-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假设是一个通常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
一个完整的论证表面上是由结论和理由两部分构成,但理由本身并不具备与结论之间的直接联系,必须通过其他特定的想法(通常是没有明说的想法)才能与结论产生联系。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就是假设,它为论证提供了一个内在的结构,使表面上的论证结构说得通。如果这些想法是真的,就证明可以把这个理由作为结论的支撑。
概言之,假设是理由与结论之间的纽带,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没有这些纽带,你很难真正弄懂一个论证。
假设的特点:
1. 隐藏的或没有明说出来;
2. 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 对结论的判断有较大的影响;
假设分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描述性假设是最基础的假设,价值观假设是在描述性假设上发展而来。价值观假设常在幕后指导着论证的过程。
价值观:指我们自己所认可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并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
价值观假设:在特定情形下,价值观假设是一种内隐的偏向,它代表着一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即偏好或倾向于某种价值观。
描述性假设:关于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假设存在的位置:
1.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连接假设);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❶检查立论者的背景;
❷注意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为什么那个人如此看重他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或结果?”;
❸扮演反串角色,“持相反立场的人会关心些什么?”;
❹寻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如“个人V集体”,‘竞争V合作’。
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❶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❷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观点;
❸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❹把自己放到反对者的立场上。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一种情形下适用某种价值观,在另一情形下就未必适用,一旦条件发生改变,相应的价值观也会跟着改变。比方,合作与竞争,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进步,但在考试上又成为竞争关系。
-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所谓的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他们的结论。那些想要说服你的人常常想要打消你的好奇心,鼓励你依靠不理智的情绪反应来做出选择。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你回归理性,从感性和理性中分辨出欺骗手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是判断结论是不是强有力,或者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但在做出评价之前,我们必须先找到完整的论证。一个完整的论证包括:论题(问题)、结论、理由、证据、假设和语言。——前文几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个完整的论证。找到完整的论证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以及了解论证中有哪些可靠的部分与薄弱的环节,进而帮助我们识别谬误,做出评判。
现在我们开始做出评价,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检查一下论证结构,判断作者的论证是否存在错误的或有问题的假设,或逻辑上的谬误,又或者其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
三种常见的谬误:
1. 逻辑谬误。提供错误或不正确的假设;
2. 信息谬误。提供错误或相关性不大的理由和证据;
如何寻找谬误:
- 考虑与结论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比较;
- 判定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者不足,若不是,则需要谨慎对待;
- 找出必要的假设:如果理由为真,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呢?
- 这些假设有意义么?
-
留意修辞手法,剔除感情用语。
常见的谬误
人身攻击型谬误
定义: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例:
- A:我认为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都是韭菜。
*B:你当然那样说了,反正你也没钱旅游。
混淆故事与事实谬误
定义:把一个貌似说得通的故事当成事实来解释现实中的情况。
例:
*张卫健曾说过张国荣是他的表哥,因此他们两人是亲戚。
滑坡谬误
定义:假设如果某事发生,则会引发相关的一连串事情。
例:
- 如果同意了给你加工资,那其他人也会要求加工资,紧接着所有人都会要求加工资。
追求完美谬误
定义: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不该采用此方法。
例:
- 如果你开车还不熟练,你就不该开车上路。
移花接木谬误
定义: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
例:
-
我们支持房产税,因为民意调查(被调查的对象未必是我们)一致赞成征收房产税
诉诸公众谬误
定义:试图通过引用多数人一致赞成的观点来证明某个观点的合理性,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例:
- 人贩子都应该被判死刑
诉诸权威谬误
定义:通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权威不一定代表理性)
例:
- 专家表示吃香蕉皮能减肥
诉诸情感谬误
定义: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如:恐惧、爱国主义、同情、平等、自由......
例:
- 抵制日本车,支持国货,为中华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稻草人谬误
定义: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观点。
例:
- 萝卜和人参的功效是差不多的,西医真不靠谱。
(西医指的是它们的营养成分,可没说功效)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定义:制造虚假的两难选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其实可能存在多种选择。
例:
- 要么买房,要么买车,没有比这更好的投资。(为什么不可以买国债?)
乱扣帽子/乱贴标签谬误
定义:错误的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贴上标签或起名字,就认为完成合理的解释
例:
-
你妈妈为什么最近老发脾气?她现在肯定是更年期了。
一厢情愿谬误
定义:因为我希望这样,所以就是这样。
例:
- 只要我认真学,分分钟第一名
粉饰谬误
定义:使用模糊、情绪化美德词汇让我们不经仔细思考就接受观点。
例:
- 这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士,她有决心,信心和勇气,支持儿童事业和环境保护,为这位女士投一票就是为公正、爱、和平等投票。
循环论证谬误
定义:把结论换个说法当成理由,即在论证过程中假设结论成立的论证。
例:
- 线上教学比线下教学的效果好,因为线上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转移话题谬误
定义:提出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从而离开原来的论题。
例:
- A:360就是流氓软件,总是弹窗广告。
- 周鸿祎:360这个月多次抵御了国际黑客的非法入侵,保护了广大网民
错置举证谬误
定义:将本应该由信息提供者来举证或提供理由,却通过诡辩让接收者来举证或提供理由。
例:
*销售:这个牌子的洗发水很好用。
*顾客:我才不信。
*销售: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好用?
以偏概全谬误
定义:仅仅根据群体中少数几个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个群体的结论。
例:
*小明这么努力也没及格,因此努力是没用的,天赋比努力更重要。
简单归因谬误
定义: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情的作用。
例:
- 证据可信么?
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
在价值性论证中,需要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如果说理由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那么证据就是理由可信度的基础,是理由背后成立的逻辑。换言之,如果把理由当成结论,那么证据就是关于理由的理由。
理想的论证结构本身就是将理由和证据作为模具,结论据此成型和得以修饰;把论题、结论和理由看作论点的骨架,骨架越坚固,论据越有力。证据来源于对事实的系统收集和组织。强有力的论证建立在强有力的事实之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结论是基于关于世界的确凿陈述,而非某种见解,或对什么是真实,什么可靠的异想天开的猜测。因此,当证据越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越具有说服力。
这里需要区分见解和事实,我们引用断言和信念来帮助理解。断言是对信念的表达,包含客观断言和主观断言。信念是我们所相信的——它是一个命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见解、观点或判断。
客观断言
*它的真假并不取决于主体认为它是真还是假
例如:宇宙是无穷无尽的
主观断言
*它的真假取决于主体认为它是真还是假
例如:你今天真漂亮!
客观断言等同于事实,因为其真假不取决于主体是怎么想的。而主观断言则称为见解或观点。见解与事实最大的区别在于相关证据的情况,支撑一个信念的证据越多,这个信念的“事实程度”也就越高。
可靠证据的来源:
❶当这个断言看起来是无可置疑的常识时;
❷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时;
证据的分类
证据的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权威/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结果和类比。每一种类型的证据具有不同的效力,但没有绝对完美的证据,因此我们总是在寻找更好的证据。
1.直觉
定义:当人说“常识告诉我们”或“我只知道这是真的”,他就在用直觉作为证据。
- 问题:过度自信。
- 对策:必须谨慎使用直觉作为声明的依据,批判性思考者应当弄清楚由直觉得出的声明是否有其他类型证据的支持。
2.个人经历
定义:根据少数人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体的结论。虽然结论有可能是对的,但推理过程缺乏说服力。
- 问题:容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 对策:谨记个别不等于全部,存在幸存者偏差。
3.典型案例
定义: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殊个体/事件进行详细描述来支持结论,以观察或访谈为基础。
- 问题:以偏概全。
-
对策:要时刻提醒自己‘特殊并不等于普遍’
4.当事人证词
定义:商业信息、明星广告经常引用名人的话来证明某个产品的好坏
- 问题:伪证以及情绪感染。
- 对策:必须认识到这类证词根本没有多大帮助,除非我们了解证人的专门知识、利益纠葛、价值观和偏见。
警惕下列与当事人证言相关的问题:
(1)选择性。追问这个问题:“那些我们没机会听到其反馈的人的经历感受是什么样的?”。
(2)个人利益。我们需要问一问:“作证者是不是与他鼓吹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利益关系?”。
(3)省略信息。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你产生了刚才这样的想法?”。
(4)人的因素。人很容易被情绪影响,特别是遇到那些看起来充满激情、信得过、心肠好并且诚实的人的意见。
5.权威/专家意见
定义:利用权威/专家的身份,作出对特定问题的意见
- 问题:盲目信从。
- 对策:权威/专家并不代表理性,专家也经常犯错。
一个人的结论并不会因为权威/专家的支持就变得光荣而正确,判断这样的论证是否可信,最重要的是要看做出该判断的权威/专家是依赖什么证据。
注意:千万不要贸然相信权威/专家,当一个专家从他所提倡的意见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时,我们就需要特别当心。
检查专家是否可靠的几个问题:
1.这个专家是不是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2.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
3.这个专家的背景如何?是否值得信赖?
证据的证据
几乎没有证据是完美的。大多数个人证据,无论是证词、案例、直觉,还是研究,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令人信服。
一切证据的起点源于观察,而观察分为个人观察和科学研究。相对于个人观察,科学研究属于较好的证据。
6.个人观察
定义:我们对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是有把握的。
- 问题:存在认知偏差或观察误差,眼见未必实。
- 对策:不要仅仅依赖一个人的观察,多问几个其他观察者。
注意: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调查得到的回答能准确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真实态度。
7.科学研究
定义: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结果所形成的研究报告
- 问题:结论容易自相矛盾。
- 对策:谨记研究发现只能支持结论,并不能证明结论。所有的科学发现都可以找到不止一种解释方法。
评价科学研究的线索:
(1)该科研报告的来源质量如何?
(2)报告中有没有其他线索能证明这项研究做得很出色?
(3)该研究实施的时间距离现在有多久?有没有理由让人相信研究发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
(4)该项研究得到其他人的验证了吗?
(5)立论者如何选择他们需要的研究呢?
(6)已有的证据是否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
(7)有没有理由让人蓄意歪曲这项研究?
(8)该研究的条件是不是人为的?有没有被歪曲呢?
(9)根据研究样本,我们可以推广到多大的范围?
(10)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等级评定或其他测量结果有没有偏见或者歪曲的现象存在呢?
8.类比
定义:用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不熟悉的,假如某一方面相似,则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
- 问题:不当类比。(好的类比能激发深刻的见解,错误的类比会蒙蔽我们)
-
对策:从多个方面比较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联; 当存在与论题相关的相似之处,但没有与论题相关的差异时,这样的类比才是强有力的; 制造可替代性类比来理解信息传递者试图说明的相同现象。
- 有没有替代性原因?
所谓替代原因,就是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而事实上事情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人们倾向于将他们所偏好的那个原因当成唯一的解释。
替代性原因越多,某个具体替代性原因的可信度就越轻,它可能只是造成结论的一个“促成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替代性原因的指示词:导致、影响了、与……有关、阻止了、增加了……的可能性;、决定了……、与……有联系、有……的效果等等。
如何寻找替代性原因:
1.我能不能想出其它方法来解释这个论据?
2.还有什么其它可能的原因会导致这个结论?
3.换一个角度来看,还能找到什么重要的原因呢?
4.如果现有的解释是错误的,还有什么别的解释才是正确的呢?
谨记这几点,防止被忽悠:
*事情往往可以由不同的替代原因来解释;
*专家经常用不同的原因来解释同一个证据;
*大部分立论者都只会提供他们所偏好的原因,因此批判性思维者需要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找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的过程;
-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出来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因为数字让证据显得非常有科学性,非常的精确,似乎它就代表了“事实”。但是,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它们想要证明的观点。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特别是不知来历的数据。它们常借助很大的或很精确的数字来加深别人的印象或警示别人,而这些数据往往是非常可疑的。
例如:
*圆周率π=3.141592568763483413......(第8位开始全是瞎编的)
平均值的三种类型:
1.平均数。将所有数据相加,再用所得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算术平均数。
2.中位数。将所有数据按从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数。
3.众数。将所有数值按照一定规则分组,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是众数。
注意:全距是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数值分布是指每个数据出现的频率。
例如:
- 湖北省人均工资12000元。(也许大部分人的工资不足6000)
-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全球死亡率被降低到5%。
(可世界人口基数80亿,1%也非常的恐怖)
要小心立论者的两类欺骗手段:一类是用正确的数据去证明错误的结论,即拿指向一件事的数据来证明另一件事;另一类是通过省略信息进行欺骗,比如忽略比较的对象,或所依据的绝对数值,使用相对数据来夸大可能的风险或收益)。
例:
*他曾坐过牢,因此这件事铁定是他干的。(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强行联系)
*他在赌场上赢了500万,他现在可是百万富翁了。(也许他在赌场上输了1亿)
评估数据的一些线索:
1.尽可能多地找出关于数据如何获得的信息,问一问它们是怎么得来的。在立论者想要用很大的数字来加深你的印象的时候,尤其要警惕。
2.要仔细分辨出论证中所描述的平均值是哪一种类型,同时考虑数据的范围(全距)和数据出现的频率(数值分布)。
3.如果立论者用不相关的数据证明结论,你就要特别当心。有两种策略可以帮你找出这类欺骗:
*①对立论者提供的数据视而不见,问一问自己:“哪种统计数据有助于证明作者的结论?”然后将自己得出的数据与给出的数据相比较。
*②对立论者提供的结论视而不见,而是先仔细检查作者的数据,问一问自己:“这些统计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将自己得出的结论与提供的结论相比较。
4.判断缺少了什么信息。对误导性的数字和百分比以及缺少的比较,要特别当心。
如果你不确定一个数据的真实性,那就问问它是怎么得来的。- 有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那些影响论证过程的遗漏信息。
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只告诉我们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事先的挑选,通常只会向我们展示事物好的、积极的一面,不好的、消极的一面被完全隐藏,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思维被其操控,最后可能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因此,为了避免做出仓促、有可能错误的判断,一定要尽可能地寻找出作者到底隐瞒了什么信息,不论作者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1.时空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组织论证和呈现理由;
2.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只能维持7-15分钟;
3.作者掌握的知识有限;
4.作者想欺骗你;
寻找重要遗漏信息的线索:
1.常见的反驳论证;
2.遗漏的定义;
3.遗漏的价值偏好或视角;
4.论证中的“事实”的来源;
-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任何重要的问题都不可能只有两个答案,同样,一个理由本身并不会只引导出唯一的结论。我们所需要保证的是自己最终采纳的结论是最合情合理,且最好与自己的价值观偏好一致。
警惕二分式思维
重大的问题很少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使用二分式思维。
二分式思维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限制了思维选择的范围,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限定为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它掩盖了答案的多样性,导致思维的僵化,影响了论证的灵活性。但二分式思维可以通过给结论添加限定条件,将结论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加以避免。这种限定需要你对一个结论提出以下问题:
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准确的?
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准确的?
3.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是准确的?
使用反思型思维
灰度思维是一种反思型思维,致力于用“是”和“不是”之外的方式回答问题。
一个附加限定条件的“是”或“不是”往往才是最佳答案。灰度思维正是利用条件句(如果......那么......)来找到合理的结论,这样既避免了隐匿答案的多样性,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它能让你如虎添翼。但思维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养成批判性思维。这需要你克服一系列的思维障碍,像:思考过快、刻板印象、自我为中心、一厢情愿、会背叛我们 的思维习惯、正确的提问给人带来不快、答非所问、信念固着、晕轮效应、可得性启发......
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非数周或数月之功就能有所成,只有积年累月的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纠正,不断的优化,才有可能见到成效。为此我们建议你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将有助于你尽快地掌握批判性思维:
1.博览广识,涉猎广泛,为从多角度理解假设提供基础;
2.以理由和证据作为决定的依据;
3.以愿意接受的姿态来对待他人的信念,以质疑的态度来确认该信念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撑。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那些与你立场完全相左的意见或观点,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时,你就已经拥有了批判性思维,世界在你的眼中会变得更加开阔,有趣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