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骨代谢异常综合征。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常伴有骨折等并发症,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因此致残、致死,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此防治骨质疏松尤为重要。虽然大家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1.老年人才会有骨质疏松
通常大家都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才需要服用钙片,其实不然。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3类。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与年轻人无关。
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继发于多种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饮酒,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骨髓瘤、慢性肾病、长期卧床等等,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就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层人群,不止老年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壮年骨质疏松症、成人骨质疏松症、妊娠期及哺乳期骨质疏松症,这一类型以年轻人多见。
误区2.骨质疏松是衰老的现象,不需要治疗
骨质疏松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有周身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其中周身疼痛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症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但可以引起骨折,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者可缩短寿命。
这些症状、体征都告诉我们骨质疏松需要治疗,需要早期检查、及时通过药物及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周身疼痛、骨折等后果的产生。
误区3.血钙正常,即使有骨质疏松也无需补钙
临床上很多患者会关注自己的血钙水品,认为血钙正常就不用补钙了。其实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
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髂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会引发骨质疏松。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4.骨质疏松吃钙片就可以了
临床中,很多患者认为补钙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其实骨钙的流失仅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其他因素如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等均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因此,单纯的补钙不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还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其他危险因素。
其次,钙在摄入人体后,需要维生素D的辅助才能被转运和吸收。骨质疏松的患者单纯补充钙片的话,能被吸收的量很少,不能完全补偿人体流失的钙,所以出现了补充钙片的同时还有骨质疏松加重的现象。
在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补钙的同时要加用维生素D的制剂。
误区5.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2 h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如果想用骨头汤补钙,可以考虑煮汤的时候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个小时,因为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
其实,补钙效果最好的食物是牛奶,平均每100 g牛奶中含有的钙质有104 mg,成人每日适宜的钙摄入量为800~1000 mg,因此每天喝500 ml牛奶就能补充一大半量的钙。此外酸奶、豆制品、海鲜等含钙质也较多,可均衡选择食用。
综上,临床中除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外,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还需要加用一些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生活调护方面需告诫患者多晒太阳、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通过自身的调理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