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猫咪”代表的是我们即将要在这本书里看到的那些剧作基础理念,是作者和他的创作伙伴们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学到的,关于剧本创作的不变法则。
借用我们听书负责人李南南在《如何升级你的说服力》这门课里的一句话:
“要实现最有效的说服,你需要掌握,人的心智模式里最底层的那套通用算法,掌握人最基础的思考方式,那就是故事。”
作者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很多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最后才会去考虑一句话简介。他们在创作时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笔下的场景中,构思好一切细节,但却忘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讲出故事的核心,其实就没真正想清楚。
首先第一个原则,叫“一句话原则”。你必须能用一句话说清,你的故事是什么?
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反讽”。
作者认为,如果你要创作一个好故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故事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审视一下,这句话里有没有包含反讽。如果没有找到,那么或许,这个故事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吸引人。
在讲故事的时候,你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他们开始走神,或者目光飘忽,那就说明,故事失败了。它一定存在一些被你忽略了的问题,比如节奏太松散,叙事太复杂,或者某些元素令人困惑,等等。
有的时候,一个我们自己觉得很好的故事,对陌生人来说可能什么也不是。比如,你某一次参加夏令营的真实经历,你自己可能觉得非常有意义,但如果你出门去把这段经历告诉别人,很可能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感兴趣。这也是市场调研重要的意义所在——它能帮我们跳出自己的主观视角,通过真实的客观反馈发现问题。
在开始动笔之前,除了回答“它讲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最像什么”。
开始的“金羊毛”早已消失,但主角通过这趟坎坷的旅程,完成了身份的复位,找回了原本的自己。
一个好的金羊毛故事,关键不在于路途的远近,而在于主角一路上发生的改变。每个这种类型的故事,本质上,都是关于自我成长和自我发现的故事。
首先第一个,关于人物设计的锦囊,正是开头我们提到的“救猫咪”。
拿《低俗小说》举例。显然,导演担心,对于杀手主角来说,光是展现出有点幼稚可笑的一面还不足以让观众喜欢。因此,在开头再往后一点的地方,也就是在杀手抵达受害者的住处之前,导演又安排他讲出他们的老板有多恐怖,还讲了一个故事,说老板的另一个下属在给老板娘做足底按摩的时候,被从窗户扔了出去,当场毙命。
类似这样的渲染在后面还有。如果观众一开始觉得主角是坏人,那么再看看他的老板,就会发现,跟老板相比,主角简直像个乖巧的芭比娃娃。这样一来,观众对一个人的喜欢和对另一个人的讨厌也就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会开始不自觉地支持主角。这样也就达到了“救猫咪”的效果。
好,说完了人物设计锦囊“救猫咪”,下面,咱们再来看一个关于表达方式的锦囊——“要展示,不要说”。
要知道,出色的画面能传达出比字面上更多的信息,一幕一幕地凿进观众心里;而口述剧情就像是对着观众席抡大锤,过犹不及。
下面,咱们再来说第三个,情节设计方面的锦囊,叫“转折,转折,转折”。
在某种意义上,电影讲的就是改变。而衡量谁成功谁失败的标准,其实就是看谁愿意改变。故事中的“好人”,往往是那些愿意接受改变并将其看作一种正面力量的人;“坏人”就是那些拒绝改变,最后自食其果的人。电影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我们需要不断进化、改变。这个基本理念不仅适用于叙事,也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条信仰。
总结一下:剧本创作的本质,其实就是给观众讲故事。要讲好一个电影故事,你首先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它讲的是什么”。这一句话里,要包含反讽,并且要能经受住市场调查的考验。
之后,你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它最像什么”,也就是说,你要找出你的电影故事属于哪一种类型;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不要违背这种类型故事的基本原则。
对于具体的故事创作,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即插即用的锦囊,我们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三个,分别是“救猫咪”、“要展示,不要说”以及“转折,转折,转折”。
最后再闲话几句。不知道你在听这个音频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实,许多关于剧本创作的技巧,都能够迁移到我们日常的说服或表达场景中。
比如,不管你的提案多复杂,都可以试一试,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它的核心特征,像一个钩子一样勾住对方,对方有兴趣,你再把它向下拆解和细化。
还有,在求职等自我展示的场景中,我们与其平铺直叙地告诉面试官“我曾经组织过某某活动、效果很好”,不如把这段经历加工成一个“陷入困境”类或者“金羊毛”类的故事,通过那些自己克服困境或发生转变的关键节点,放大个人优势与特点。这也是我自己在以前面试过程中常用的一个小技巧。
再有,在演讲或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使用“转折”。也就是,让听众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某些事情,可能是假的,是错的。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他的注意力,就被你锁定了。你可能听过,我们得到内部有一条经典的内容创作心法,叫“不是而是”,其实背后就是这个逻辑。
诸如此类的迁移还可以有很多。而这些迁移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人类的所有语言表达,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递,而故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用别人最喜欢的方式,把你要传递的信息传递过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讲故事”这门手艺,都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