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各种压力——不理解,不信任,怀疑,不认同,甚至是“鄙视”的眼光,我毅然决然的带着丫丫和雪儿来到“翼起玩”的“小天地”。不为别的,只为这份信任,信任这个团队的导师,信任团队的理念,更深刻的是信任每个导师的人品,所以,我来了。
经历了六天的课程洗礼,到今天,终于结束了。是结束吗?也许,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六天里,两个孩子上完一天的课程,回家七点,吃完饭八点,然后开始写作业,写文章,一直到十二点才睡觉。我很心疼,也建议她们早点休息,累了一天了。但是她们两说不累,自己想写。好吧,我陪着,她们自己的选择,我尊重。
曾经,丫丫是最发愁写作文的,即使写也是很稚嫩。我和她说,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就是最好的文章,真实最有力量。丫丫一脸迷茫,无从下手。这六天,写了十一篇文章。如果从大人的角度来看,现在写得依然稚嫩,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和体会,就会发现从思维逻辑的角度,从描述准确性的角度,从感受能力的角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她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最开心的是看到丫丫的文章到最后一篇时,居然有了一点意境的味道在里面。
雪儿呢,不知是跟着我的原因还是其他,这几天自律性很强,每天晚上都要和我说,小姨,我今晚要完成……然后她能够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去完成。今晚把英语暑假作业写完时,她用惊讶的口气说,我居然把我妈妈给我带的所有作业都写完了!!!好开心!!!我期待的是,等到回家后,二姐不要把孩子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成为她的作品,而非孩子的……
雪儿是所有孩子们当中年龄最大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能力要理所当然更强一点,这次的读写绘课程,关于愿望,分享,倾听,责任……在她的心中应该影响最大一些,我已经从她的文章中看到了故事带给她的变化。
也许每个家长看到的,是孩子们拿回家的那些手工作品,奖品,成果,是这些“看”到的东西,孩子们在这些制作过程当中的收获和体验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我更相信,写绘课程中的故事的力量可能更持久和深远,尤其是这次的绘本,经典有趣,有深意。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我的孩子太小根本体会不到理解不了。其实,孩子的潜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给孩子们讲绘本时引导是必要的,而其实,孩子们自己从绘本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想要让他们明白的道理,而这些东西可能在当下看不到效果,但是,它是孩子们的一份跟着主人公探寻的体验,这份体验会刻进孩子们的生命里,在将来遇到某一刻类似的情境时就会被调动出来帮助他度过人生中的困境。曾经我研读过新教育系列课程中马玲的读写绘课程,甚至自己在支教期间指导自己的学生开设读写绘,效果很好。我深谙其道,并且无数次期待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开设这样的课程而未能如愿。这也是我非常想让孩子参加的原因之一。而且,如果用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越是年龄大的孩子,创作能力,想象能力越缺失,越是小的孩子,天马行空,大胆夸张,也就是说,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可以被我们这些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抹杀的。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
昨晚,我和丫丫说,这六天可能是我们分别五年来最亲密的一次相处,虽然每次回来都要在一起,但是,每次都要因为腾腾小而顾及不到丫丫,内心是很愧疚但又无奈的,这一次,十分难得。所以,很珍惜,所以,本想要全程陪同。
我尊重她,从不要求她必须做什么,只是告诉她有什么任务,然后自己去安排时间完成。当你带着对孩子的一份笃定和信任相信她的时候,她能收到那份信任,并且回馈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时,我也理解她。每当她有情绪时,我都会抱着她,感受她的感受,其实她要的,就只是你的那一份理解和爱,至于碰的有多疼,伤的有多重都不是最重要的,她要的是你的关注!
也同时,我让她不止一次看到遇到一些问题时妈妈是如何处理的,用身体力行代替说教,把“你应该……”的语言改成我正在……的行动更有力量。面对别人的嘲笑,指责,愤怒,要怎样去看待和处理,丫丫说,妈妈,你怎么不生气呢,我都生气的想去打他了,我笑了笑,我说,宝贝,你看到的是他的愤怒是吗?但是妈妈看到的却是他的脆弱。丫丫不理解。我给她做比喻她理解了,并且让她看到妈妈在之后如何用真诚去化干戈为玉帛,如何把愤怒的敌对转化为温情的友谊,这个过程,是任何说教都无法取代的。也是给丫丫的人生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生活处处都有学问,生活处处都有教育的契机,就看你是否能够看到并且抓住,问题不是问题,困扰也不是困扰,就看你如何看待问题和困扰,如何把问题和困扰转化成为自己的资源。
呵,一点也不困。
噢?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