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
解读:智伯为什么没有请赵襄子呢? 因为智氏和赵氏不对付,智伯是想先摸摸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底牌。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解读:
智伯这一行为换作一般人都受不了,刚愎自用。康子和段规却拎得很清,在情绪和利益面前他们选择忍一时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智伯狂妄自大的背后是大智慧,他明面是侮辱对方,他的实际目的是想让康子和段规上套,借顶撞他名义之由给康子和段规定罪。
智国没有领会boss的意图,直接上课讲道理。
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解读:我们得罪了人,对方不让你看到他的情绪是因为他有所担忧,以及他想得到的东西还没有得到。目前只能选择最佳最利益于自己行为方式,是他们拎得清,与修养无关。我们千万不要被对方的表象所迷惑,认为对方心胸宽广,是我们多虑了多心了。
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解读: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君子谨慎行事的态度正确,但某些时候存在就是一种错误。
思考:
智伯不担心韩赵魏联合起来攻打智氏吗?
解读:如果韩赵魏联合起来攻打智氏,打败智氏后唯独赵氏势力最强,韩魏也担心赵氏会攻击他们。所以智伯不担心,也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