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本书,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写的,叫刀锋。听完整本书,整理了读书笔记。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一句话:“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人生救赎之路很难,犹如锋利的剃刀难以越过,聪明智慧的人很多,真正通透得渡的人很少。
哲学三大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和告别这个世界出场离场都是一样的,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赋予它意义,便就有了意义,最高的追求便是自我的完善。
1,人是多面的,立体的,复杂的,不要用单一标签去评价。
在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处于一战时期,美国在一战结束后迎来了经济的大爆发,人们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经济的繁荣后,内心世界的价值观是缺失的,甚至可以说繁荣的背后是内心价值观的空虚,这也为主人公来雷在经历好友牺牲之后,开始思索探索生命的意义埋下了伏笔。
放眼望去,不管是作者身边的人,还是那个时代主流下的人们,都能用三个字形容“众生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人性是复杂的,多变的,立体的,也是多面的,同一个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部分,有运气好的时候,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
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后人对她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她是凭借个人手段上位,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这一点也不光彩,有的人说她上位后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让江山社稷更为巩固,配得上“一代女王”的称号,无论如何,一个人是永远无法做到让所有人喜欢你的,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也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之分。
多面的,包容的去看待一个人,更能全面读懂一个人。
90年代中国偏远农村的一个父亲,腿脚残疾行动不便,上初中学习突出的儿子是他唯一的骄傲,父子相依为命,父亲想让儿子去自己理想的大学报到,儿子不忍离家那么远把腿脚残疾的父亲一个人在家,儿子背着父亲揉碎了录取通知书,父亲为了能让儿子安心去报到,夜深人静蹒跚着来到井边投井自尽,被儿子发现后救起,父亲仍然坚持着要让儿子去上大学报到不要管他,歇斯底里的背后是父与子的深情夹杂着无奈,决绝与大爱。最后结局是舒适的,儿子背起父亲去上学了。
人性是多面的,它可能会表现出来自私冷漠,但对应的也会有无私大爱,多面的去看待,才会看到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
同样一个人的运气也是一样,有上升潮涨,也会有下落潮落,正如苏轼的那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论是运气好还是不好,辩证全面的看待,把它当成人生中的一部分,处于逆境才会处变不惊,处于顺境才会豁达平和。
2,离你最近的人,不一定最懂你。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你,缘落,我看到你在人群”。-弘一法师
缘起缘落缘聚缘散,就是缘分。
来雷和伊莎贝尔彼此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他们也说过最爱的人还是对方,本来已经有了婚约的两个人,在来雷经历了好友的不幸离世后,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放弃了复员后的所有津贴,荣誉,去周游世界探索生命的意义。
本来要结婚的两个人,在物质,理想,内心世界面前三观不合,最后毁了婚约,两个人之后也都找到了彼此相爱陪伴的另一半。
看似一起长大的一对恋人,离你最近的人,不一定最懂你。
回到现实生活中,谈恋爱,结婚,除了看中对方是否门当户对,三观是否合得来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人生犹如一辆有去无回的列车,路上我们总会遇见不同人,见到不同的事,有的人中途下车了,幸运而又极少的人能与我们一起在车上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品尝人生的苦辣酸甜,要珍惜当下,向前看。
3,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赋予它意义,便有了意义。
生活是向前看的,人成长的路上,会有不期而遇的烦恼,会有不请自来的迷茫,晃膀子,无所事事又迷茫伴随着曾经的你,或者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仔细想想,曾经的自己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时光?
这是很正常的。来雷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去了欧洲,印度,表面上是云游四海,实则是探索内心的答案。
在经历了挖煤矿,去农场劳作等等“看似无用”的事情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内心想要的答案,经历了喧嚣,激荡之后归于内心的平静,生命最高的追求便是追求自我的完善。
回到本质的课题上,其实很简单,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事,修自己,完善自己。
人生本来苦难重重,如果对任何事,物不再抱着“本来,应该”的态度,而是接纳,允许,那我们的内心便多了勇气,会让我们少些浮躁,少些烦恼,多一些踏实与释然。
愿我们像小说中的来雷一样,阅历喧嚣与浮躁,激荡与不甘之后,勇于探索自己的生命课题,在滚滚红尘中活出平凡的自己。
你有哪些收获呢?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