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迪(Sigmund Freud)有一个观点, 人们越压抑一个想法就会更多地引起这个想法。主要的原因是压抑想法的时候没有给出替代方案,所以大脑就一直注意这个想法。
Charles Duhigg 认为习惯包括三部分: 线索(A Cue), 常规程序(A Routine), 和奖励(A Reward).
好的习惯就是要让环境中经常出现好的线索,将坏的线索从生活环境中清除。
改变习惯地一个常用方法就是改变常规程序,比如戒烟时嚼口香糖,其实是嘴部动作的替换。
另外在自我暗示时要使用“我不做”,而不是“我不能做”。强调自己地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变得更大,而不是限定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小。
如果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彻底摆脱线索,如手机等,可以把它放在离自己远的地方。给坏的行为产生提供难度和距离。
设计一个世界让将来地自己做正确的事情。(To Design a world that coaxes, cajoles, even compels your future-self to do the right things.)
设计好环境中的线索,养成常规程序,给自己设计小的奖励,都有利于好的习惯的养成。
很多无意识的行为是不知道要怎么多,所以多思考多看书提高也有利于形成好的习惯。
针对于小孩子,也要重视环境的重要性,要多给他好的环境暗示,培养他的主观性,养成好的习惯,并定期激励。
幼儿心理发展对一个人之所以重要,我认为是因为大家对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都是成人以后才开始的,所以在成人以前养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就会惯性地影响一生,找到原因,找到要养成地习惯,原生家庭或者童年时地阴影完全有可能被改变,被治愈。解决问题地第一步是意识到问题。
时刻检查自己地做事习惯,甄别其中好习惯和坏习惯,如果可以,像富兰克林一样做一个每天地计划表,列出好的习惯事项和需要改正的习惯事项,每天复盘是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