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一学期有两次偶然的“写话”讨论,特别是考试时扣了13分的那次,促使我打算在寒假期间抓一下瓜瓜的写作,为他三年级作文打基础。
寒假作业要写日记(此处省略800字)。瓜瓜对此很不高兴。因为他在上学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他不习惯写,觉得很难。
这一点我早有预料。我的目标是通过寒假的陪伴,初步培养他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整个寒假分为三个阶段:
1、带着日记本去旅行
寒假第一周在黄山及周边城市旅行。儿子带上了书包和作业。他也愿意配合完成日记。但记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吃的内容:完美的午餐、超辣的早饭、两块不同的大饼之类,每篇都在百来字以上。想要他写点游记,他的回答是:不想写。我的想法是只要他能写起来,就是一个好开头。至于写什么随他去,不好强迫。他写一句问一句标点符号怎么写,但总体上蛮认真地写了几篇,几家酒店的桌子上都留下了他伏案书写的身影。他这一阶段的动力很可能来自老师对他特殊关照(要求)。
在黄山顶上住宿的那晚,老公诗性大发编辑小诗发朋友圈。他听到后,也兴致勃勃地吟诗一首,我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他都心情大好地修正。最后成果为《赏黄山》:奇松异石太逼真;日落日出好精彩;超级蓝月变化多;气象中心报告准。非要署名当代赵书逸,自号语文课代表,并宣称可以发到班级群里了!无比自信、豪情满满!真希望他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啊
2、回上海后的坚持
旅行结束回到上海。白天只有我和他两两相对,偶尔出去会会朋友。他把大力气花在对付寒假作业上。这一阶段的写作态度就比较消极了。他使用拖字诀:晚上写可以吗?今天不写可以吗…结果一礼拜只写了两篇,字数少少。
我非常明白坚持写日记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的不仅仅是素材、想法,更多的是习惯和毅力。这两样对儿子来说,都有难度。
其实寒假前期我还是做了一些铺垫的。我买了福建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编写的《小莲藕学写话》一书,逐步给他讲解、练习、又在微信上听对应音频,他很喜欢,想自己一口气看完,但我规定每次最多两节,不准多看,他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其次是把一位二年级小朋友的公众号推荐给他,让他看看同年龄孩子的写作水平,一有更新就告诉他,他很喜欢看里面的日记、作文、诗歌,公众号的经营者是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她发了一些关于日记写作指导的文章,我很受启发,陆续讲给瓜瓜听,或让他自己读。她推荐的一些书也选了一些购买,其中就有一直买的金子美铃的诗歌。
很难说这些铺垫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我希望借之营造一种氛围,自然、真实、生活化的写作氛围,引导瓜瓜去观察生活、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去感受生活,让瓜瓜明白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就很好。
然而这种感受和能力的获得非一日之功,懈怠、畏难的情绪必然会出现,且可能反复。瓜瓜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的对策是不硬逼,不起冲突、降低难度、持续推进。具体做法就是进行造句比赛。当我们外出时,看到街边树木、等车人们、超市货物、商场布景等,就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比赛谁造的句子更好。但瓜瓜往往玩一会儿就读现成的广告语、宣传语来回应,有时干脆说:妈妈,我们来玩词语接龙吧。来来回回接得倒是很欢,但和眼前之景就没啥关系。回头一想,可能他还是觉得有点难,妈妈造的句子总是比他好,没劲。以后可以降低难度,用词语去描述景致,或降低造句的难度。
3、从金子美玲的诗歌中获取灵感—仿写诗歌日记
一周后,回到宁波外婆家了。除了吃喝玩乐,每天还是有固定的作业。这一阶段,刚开始日记就像紧箍咒,一提,他就抗拒。有时约好当天写一篇日记,真正要拿笔写的时候又大叫:我讨厌写日记,哼!不写…看起来需要采用下一步对策了。
我说,日记的内容很广泛,除了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还可以写阅读感悟、想象故事、诗歌等等。但他坚持日记就一定要记当天发生的事情,连昨天的事情都不行。
于是我给他看公众号上小朋友写的诗歌,日记写作指导的文章,他发现了一个词:诗歌日记,说;好,我要写诗歌日记!诗歌短啊,看起来很容易,我说,好,那我们可以先从仿写开始。于是寒假前买好的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远方》登场啦。
我们坐在被窝里头碰头读起了诗,一首接着一首,很多小诗贴近瓜瓜的生活和思想,他专注地读着,有时提问,有时笑出声音,但是从哪一首开始仿写呢,我挑了一首简单的《蜜蜂和宇宙》。原诗是:
瓜瓜思索后仿写了一首
两首诗对比一下:原始从灵动、富有生命活力的小蜜蜂起笔,结尾颇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的内涵, 短小但有意蕴。瓜瓜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写什么,加上一些想象写成,没有原诗的灵动和内涵,比较稚拙,但是他延续了日记的写作,也扩宽了对日记的认识。
第二天、第三天的诗歌写作就有了进步。原诗和仿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