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接了一个电话,家长焦虑的问我孩子上次课听不懂,作业只会三题,没有效果的事情(孩子只上了4次课)。20分钟过去了,我差点被家长的焦虑带的焦虑了,躺在床上我整理了一下思路,立刻给家长发了一段文字。
第二天一大早上,收到家长昨天晚上11点多发来的消息,于是早上我又花了一个小时去倾听家长的焦虑,同时表达了我想法,
我说:“我现在能够感到您很焦虑,做为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到您的焦虑,他学习起来心里也不安定,也有压力。”
家长说:“他有什么负担呀,有负担的话更应该努力啊,而不是考的这么差,我对他都没有要求了,是他自己没有要求,我昨天十点下班回家,拿出来他的作业看,发现有好几题都不会,老师给他讲的算式,我今天早上问他,他都不懂,我能怎么办,只能赖着性子教,亲生的。”(完全关注不到孩子的情绪了)
我说:“是啊,下班那么晚还要回去检查孩子的作业,身心疲惫。
我接着说:“他一想着他没有学习好,妈妈就会来说我,心里当然有负担,这样能安心学习吗?学习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的,也没有信心,我相信孩子他自己考不好,他也不开心啊(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
当我说完这些话,家长再没有跟我说孩子上课,作业的问题。
世间有两种沟通比较难,一是亲密关系沟通,二是亲子关系沟通
与物沟通,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与人沟通,情意畅达,处事圆融;与己沟通,自限解脱,心境澄明。
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和冲突,只有这两个人可以真正解决。坦白,诚恳,关怀的态度,便是在于连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本人的优越地位,更能给对方空间。
不肯沟通的两个人,会因为臆想对方的想法和不肯明白表达最近的意思而引起误会和悲剧。
当然,我这里分享良好沟通前提:氛围,沟通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氛围需要我们精心营造,这里我想起《爱的五种语言》提到的精心的时刻,什么是精心的时刻呢?就是给予对方你全部的注意力。
在与还孩子的沟通中,我们是否给予了孩子全部的注意力呢?我们是否注意到对方是身体语言,对方是情绪感受呢?
可能焦虑的家长都一样,根本无法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甚至都关注不到自己的情绪感受。
我之前遇到另外一个焦虑的家长,沟通的契机出现的时候,我告诉家长:不要因为作业这个事情破坏亲子关系,在家里生活上多关心一点,做点好吃的,不写作业来上课老师自然会找孩子问原因,同时也要让他意识到写作业是自己是事情,周末上课中途不要来接孩子,午餐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剩下的时间他安排写作业休息,上完课再来接他。(安抚情绪,给出解决办法,这个方案最近2次课效果很好)(虽然现在学校只要孩子家庭没有写完就会艾特家长,所有有些家长没有方法,反而被作业打败了)
在我们没有成为父母之前,或许觉得教育孩子没有那么难,其实难的是内心真正放下对孩子的期待。
父母的成就越高,教育孩子的压力越大,特别是当父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孩子却连自己的十分之一都不如,亲子关系的矛盾就出现了。
在整个与沟通的过程,我很重视与他们的关系,并且做到坦诚相待,所以才有友好地沟通结果。
最后,庆幸自己是一个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