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亲子养育的话题不断出现在各种平台热搜里。在知乎上搜索亲子话题,有各种相关的提问和回答。为人父母们都希望通过更好的方法,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而亲子关系之痛,已经成为现在父母们最关心也最棘手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让人特别震惊:江苏常州的街头,一个女孩坐在母亲的摩托车后面,不断在拍打母亲的后背、脖子、头盔,催促母亲快走。不明真相的群众只看到“女孩打人”的现象,这位母亲也一直停着不走,任凭走过路过的路人指责女孩。如果只看到这里,也许大多数人都第一反应都是:这孩子怎么这么放肆,公开打母亲?但是当背后的真相浮出水面,很多人倒戈了。
原来,这个15岁的女孩之前和母亲达成一致,因为想买的手机要6000块钱,如果自己可以赚到4000块钱,妈妈就再贴补2000块,然后带她去买手机。然而当女孩拿着自己赚到的4000块兴冲冲地要母亲兑现承诺时,母亲反悔了,听了孩子舅舅的建议,想把旧手机修一修给女孩用,不想给买新的了,而且还要拿走女孩自己赚回来的4000元。女孩子觉得又生气又委屈,开始埋怨母亲出尔反尔,母亲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还借机停在路边不走,希望利用路人对女儿的“教育”,让女儿认识到是自己的错。
听完这个前因后果,真的打心底里替这位母亲感到悲哀:她失去了女儿的信任,严重破坏了和女儿的亲子关系。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位母亲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认为一切都是女儿的不对。这种不自知带来的破坏力是持续的、不可逆的。
著名的儿童心理咨询专家刘颋颋在她的新书《这样和孩子相处》中说过: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内在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教育孩子从自我教育做起。而“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这样的品德教育,更是身教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言传的。
这让我想起曾子“杀猪兑现承诺”的故事。妻子为了安抚孩子,假装答应要买肉给孩子吃,然而只是想哄哄孩子。曾子说:现在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不仅伤害了他,也教给孩子骗人的能力,你是她的母亲,你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以后就不相信你,以后你该怎么教育他呢?然后真的把猪杀了兑现承诺。
回到现实的事件中,如果一开始就不想给孩子买,就不要轻易答应,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在没有得到资助的情况下,孩子仍然想要购买一部6000元的新手机,那么可以问问孩子她准备怎么办,一个15岁女孩可以为了手机赚到4000元(前提是安全、健康、合法),那么鼓励她继续努力再赚2000元,虽然达成目标的时间会更长,但是延迟满足带来的现实教育意义比一部手机的价值,要高太多了,甚至可以成为这姑娘一生的重要正向影响。
做父母并不容易,想要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并不是“我是你妈什么都对“的不经反思的“母权思想”,而是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之前,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用身教去影响孩子,而不是随意践踏孩子的自尊,只想让他们随时配合自己的想法,挤压他们独立自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