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http://xima.tv/1_zlC1eT?_sonic=0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理想的世界里,我们在出现冲突以前会努力的克制自己,我们永远不会对孩子大喊叫威胁他们,或者让他感到难过。可惜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绝对做不到,就像在没有孩子之前,我从未想过会打孩子,但是在有些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多次打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找到自己的原因,然后慢慢的修复。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每个重要的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决裂是无可避免的。重点不是在于关系破裂,而是在于加以修复及发生了冲动之后你的反应。首先你要努力改变你的反应,找到触发情绪的原因,并利用那种认知做出不同的反应。
3.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知错就改,这是我们家长经常教育孩子的。但我们自己却无法做到。可能你认为如果孩子发现你并不总是正确的,会不会有安全感?会不会有些负面情 绪?我认为不会。首先,人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而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真实可信。
4.现在逐渐理解了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你为人父母,才能理解父母。孩子的出现。不仅仅是家里多一个人,更是让你重新认识你自己。
如果你恐惧孩子在你曾经那个时期的一个经历或者一些情绪。那你将无法认同自己,你将过着分离的生活。《教学勇气》里面说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其实我们如何为人父母,是上一代教养方式决定的。那通过这一次的教养方式,我们能够去发现冰山脚下的自己,认识自己,认同自己,理解自己,不再恐惧和自己和解。然后逐步的完善自我,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作业之思
在网络学习背景下,为确保“停课不停学”的效果最大化,我想尽各种方法做好学生作业检查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追求数量,逐步完成
刚开始线上教学,学生突然之间适应不了这些变化。我边开展疫情防控和生命安全主题活动的同时,逐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几天过后,上交的作业还是少的可怜。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家长们打电话逐一询问,了解原因。照片不会上传的,我一步一步的指导;流量不舍得用的,和家长们谈心论道,让其意识到孩子的教育远远大于手机的一点流量;(后来教体局开展送流量活动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家里孩子多,手机不够用,就和家长商量在特定的一段时间拿给孩子用;家里没有智能手机的,就和同村的同学在特定时间共用;文化水平有限,不识字的,发语音告知作业,并告诉家长这有孩子的名字后面有这个符号✅,孩子今天的作业才算完成……
与此同时,我降低作业的难度,已完成计算为主,讲题为辅。但是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发群里,刚开始我就引导孩子们私聊发给我,我单独进行辅导。但是在群里的今日完成作业情况单和表扬单上依旧填写。一二天过后,当发现有优点的时候立刻转发群里,进行表扬。同时也逐步鼓励学生发群里。
这些问题解决后,写作业的学生数量也逐步提升了。但是缺还是有几个同学总是未完成。于是,我踩着饭点给其家长打电话进行温馨提醒。而家长给我的反馈是,孩子说已经完成了。我又告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完成作业并向家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连续二天,我踩着饭点打电话温馨提醒,结果还没到饭点孩子或者家长就告诉我,孩子正在书写作业,一会就发过去。现在作业基本上17点左右都完成了。
当然,我也碰壁了……
二:保持数量,逐步追求质量
在保证学生都能完成作业的基础上,以一个点为中心,逐步追求卓越的质量。例如,可以重点表扬书写特别优秀,特别工整,特别干净整洁的学生,打造一些书写小标兵。其实,表扬别的孩子,没有表扬自己,一些孩子和家长就主动追求书写的更好。还有一部分没有意识到书写的同学,我逐步圈出,再温馨提醒,最后私聊直接批评教育。(不是孩子写不好,是没有用心。)同时,我们还可以以朗读为中心,以笔记为主心逐步进行全面追求作业质量。
三:量质保证,逐步养成习惯
优秀,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如果同学们都能够保证快速而高质量的完成作业,那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第三个阶段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是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因为达到快速而高质量的完成作业的学生数量是很少的。教师的主要工作还都是在逐步引导学生向这个方面发展。
当然,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上面的三个阶段进行作业检查只是适合针对大部分学生。对于那些自律性强,完成作业程度本来就很好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直接进行第三个阶段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