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在104份的作文里,有个学生把我在每周一的“读书分享”活动写进了作文里,我第一次收到如此直接的“正反馈”,让我大受触动。
上学期,我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加入了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在每周一选择一本书进行“读书分享”,有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有著名小说的导读、有作文书里的写作技巧......因此,我的阅读书籍有了更大的范围,我自己也是收获良多。坚持了一个学期,我也不知道学生们到底喜不喜欢我的“读书分享会”?有没有实实在在收获?我也一直在等待着时间去检验,当然我更希望这一本本书是一粒粒种子,放在学生的心里,等待着它在任何可能的时刻生根发芽。
游戏为什么会吸引人?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持续不断地出现“正反馈”。“所谓的正反馈效应就是某人做了符合他人价值观,让他人感到高兴的、兴奋的事情,并受到夸奖、鼓励,进而做事人就会继续努力的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且会越做越好。”当然,游戏中的“越做越好”就是成瘾了。我想,这是游戏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认为,只要人能够获得正反馈,人的行为就会持续,改变就会发生。以我自己而言,在农村中学坚持一项未知的“播种”需要多少耐心?需要多少动力?尤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有太多的干扰因素,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学习需要动力,需要“正反馈”,同样,教育也需要,我想,努力收集这些“正反馈”的正能量,我们一定可以朝正确的方向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