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材料里引用了《禅者的初心》这本书里的一个好马坏马理论,按照资质把马分为四种,优秀马无需指令便能通晓骑手心意,较好马要等到骑手扬鞭才能开始启动,一般马要等鞭子抽到身上才明白指令,而较差马比较迟钝,非得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才能明白指令。
禅师说,应该做较差马。
为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努力做一匹优秀的马,至少也是较好的马吗?
是的,没错!但努力的前提是有努力的空间和努力的意愿。正是如此,我们要做较差的马。
做较差的马,不是真正就放弃努力了,也不是破罐子破摔了。差马有一颗执着的心,虽然自己起步低,身在谷底,但不怕出错,能在每次的鞭笞中吸取教训、总结提高。哪怕被骑手用鞭子打得皮开肉绽……
写到这里,我脑补了一下场景……皮、开、肉、绽……并且打了个寒颤,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我们在精进的路上,总会遇到瓶颈、遇到平台期,每次瓶颈、每个平台都是一次机会,因为突破了就是一次飞跃。
舒适区很可怕,它会让我们慢慢失去动力。平台期也很可怕,它会让我们慢慢失去耐心。而这些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心态。
我们决定不了外在环境,决定不了自己的天生资质,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态和行动。
努力了,但没成果,你努力得够不够?
努力了,但没成果,你努力的姿势对吗?
努力了,但没成果,是不是努力的方向有误?
以差马的心态,坚持练习,精益求精,终有一天,皮开肉绽的你会成为一匹好马,迎来属于你的春天,加油咯!
别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