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本周好累!孩子倒夜真不好熬啊!他一脸欣喜想要我陪他玩,我自己瞌睡的想要把头磕破破。当妈不容易呀!
此刻,看着熟睡的孩子,我才回顾本次进行类型课的心路历程,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句话,在经历中磨砺,在遗憾中反思,在帮助中成长!
对于我来说,上公开口语课是人生头一回。公开课需要语言精准,反复思量,关于如何上?本节活动“商量”语文要素有二:一把话说清楚,二注意说话的语气。
该如何去上?该如何去教(引导)呢?面对城乡结合,农村孩子居多,孩子们方言,生活习惯用语的影响,最终我决定:初步在特定的环境中,从别人说话开始学,由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礼貌交际开始,在语言环境中加上好吗,行吗?可以吗?这些商量词,让交流由请求变为商量。第一个孩子变把简洁的交际语言,变得生活口语,又显得啰嗦了。预设本来一次过,可是却花费了好一会。孩子们,课前,我随意假设一个问题,请他们帮忙解决,我发现他们都只会欣然同意帮忙,这个很像低年级两个孩子们打架,请他们给对方道歉的场景,孩子们说一声对不起,另外一方一定会说“没关系。”每每这时,我也会告诉他,你要说下次不能再这样了。有时候也告诉他:“我不原谅你!”基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在表达过程中让他们先说,果不其然,又是欣然接受,给一个理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我只能用另一个场景,看看东东和小丽商量的场景,发现因为有事拒绝别人时如何表达?(礼貌,给一个拒绝理由,得到谅解)当别人拒绝时,我们可以再寻求他人帮忙。将商量的另一面展现。通过模仿练习达到孩子们学习商量中的拒绝表达。让被拒绝的孩子们再次寻找“商量”对象,哈哈,我甚至怕孩子们会不断的拒绝孩子的请求,甚至想,如果有三个人拒绝帮助,我就请他和我商量,结束这种不断拒绝对孩子自尊心的挫伤。幸好没有,我心里开心呀。
和同学的事解决完了,走进家庭和父母商量。用上动作,撒娇,卖萌,给一个合理的理由,体验在与父母商量过程,语言更柔和更温柔。一个拥抱,一个摇晃父母的手臂,一个主动去找父亲商量,离开自己的位置,孩子们都在成长。
实操练习同样给了同学间的商量,孩子父母的商量,让孩子们有合作,选择角色体验。孩子们积极踊跃,积极参与。
感谢史校长特别的指导!口语交际话题“开放 ”更好!打开孩子们思维,让他们尽情说,展现他们交际的实际状态,在开放的情境中孩子真实表达,我们指导孩子留下好的,对的,正确的,摒弃表达中错误的,命令式的,有商有量,有彼此你来我往,才能算商量,情景交流入情入境才好。不要给定,不要框住孩子,“开放”才更好!我自己反思自己,还是对孩子不敢放手,不信任,更是自己不够胆量,生怕课堂的放,自己没能力收!我还需要好好学习呢!
本课设计上,本来设置了让孩子说自己兴趣爱好环节,加上“我喜欢……因为……”竟然忘记了,惭愧惭愧。
或许课堂真的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发思,在互助中成长,获得下一次“更好”的期待。对于我,感谢指导我前行的每一盏明灯,用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朋友处借一处光,照亮我前行的路。我愿自己是一名新手,学习成长在路上,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