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非常努力,却总是不见成效,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满意的结果。
这种状态,很可能是你陷入了无效努力之中。
那么,什么是无效努力?
今天看了《认知觉醒》这本书,准确地说,是听了这本书。
里面提到了无效努力。大意是说,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
可是却不见提升。
原因就是ta只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努力,虽然做了大量工作,
只是在低效重复,没有触及到拉伸区,也就是那些虽然没有掌握,
但是只要踮踮脚就能够触到的地方。
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技能越来越熟练,
而在舒适区边缘的东西却没有掌握,也就无法提升。
这也是我今天想要写下这篇文章分享出去的原因。
前段时间写文章总是在仿写,开始写得比较慢,
后来越写越熟练,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区,
这里可以看出,舒适区的范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开始的拉伸区,可能随着你熟练度的提高,变成你的舒适区。
如果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就会导致自己的惰性,
比如我仿写文章熟练之后,不再独立思考自己的文章选题了,
总是依赖仿写文章的选题。
所以,我决定刻意离开舒适区,离开对其他文章的依赖,
单独寻找文章主题,锻炼自己的思考力。
看到这里,你了解了自己为什么大量努力,却没有真正提升的原因了吗?
就是那些努力没有触及到你自己的薄弱项,只有把薄弱的地方提高了,
把那些做起来困难的事做好了,才能实现真正的提升。
愿你摆脱无效努力,真正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