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我分享了价格歧视之“完全根据消费者的最高承受价格定价,千人千价---按人定价法”。熟知案例如携程:用大数据“杀”熟,同一航班票价不同。这种行为难以用对或错定论,因为价格歧视是市场经营中常见的一种商业策略,本身并不是坏事,但不是所有的价格歧视都能成功,用户感情上难以接受,因此新闻一旦爆发,引起众人愤怒这是可见的。
要说到价格歧视,千人千价只是其中一种。“按量定价”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到1688网站进货,买几件就是售价,买多几件卖家会给点优惠,买几百几千件,卖家会给出更多优惠空间。如下图:
团购产品,餐厅套餐价,不同梯度的优惠券(电商卖家设置的满99-9,满199-19,满299-39)这些都是买得越多越便宜,是“正向二级价格歧视”。
有正向,就有逆向。逆向二级价格歧视:买得越多越贵。
如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上网流量包月服务。每朋3G 流量59元,平均每G 19.67元 ,若每月购买4G,89元,每G 22.25元,要知道每月能用4G流量的人,是有钱人,他们对价格不敏感,可以多收他们一些钱。
如供电所实行峰谷定价。“分时电价”:按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分别计算电费。高峰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集中,供电紧张时的用电,如在白天,收费标准较高,若用电单位较少、供电较充足时如夜间,收费标准较低。实行峰谷电价有利于大家错开用电,环保节省能源,峰谷之间的价差有的达50%。另在某些地方,即使同在白天,居民电费也按“阶梯定价”:每月消耗越多的,单度成本越高。
再如旅游出行,平时出行,机票价便宜,住宿费不贵,若五一、十一长假出行,机票价涨不少,甚至原价,住宿的旅店也纷纷涨价,小长假出行,成本比平时淡季高出不少呢。
总结下,利用好价格歧视,将不同消费行业的用户细分出价,不仅能达到促销,获得更多收益的目的,而且也可通过此种手段,调节合作伙伴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