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我完完整整认认真真读过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大学时当代文学老师的最爱,期中考试,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这部小说的小论文。那时上大学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为了写好作业,还是狠狠心去书店花好几十块钱买回了这套书。今天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发现了当年手写的作业,就把它整理出来,也算是对大学时代的一个纪念吧。
驿站与归宿
——孙少平的爱情选择
人的一生也许会有许多个驿站,然而不管每一个驿站多么令人流连,你最终还是要向终点进发。孙少平的爱情之旅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
上高中时,孙少平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他就想如果自己也能遇到一个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的富家女冬妮娅该多好呀。他心想事成了,当曾经被他视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的郝红梅“移情别恋”后不久,他的冬妮娅——田晓霞出现了,他被她的个性和对事情非同一般的认识强烈的吸引了,被她吸引到了另外一个天地,如饥似渴的看报读书。所有这些给他带来从未有过的精神满足,他的目光更加广阔了,他的自信和审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本质上还是农民的儿子,但在某种程度上他已不是原来的他了,他已经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
田晓霞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此时他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完全把握自己的程度,他需要依托另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田晓霞是他的思想导师和引路人,在她的影响下,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形成了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他不愿受农村的局限,身在农村,思想却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天地里飞翔。
在这个阶段,田晓霞给予他的“友谊”,不仅使他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而且对他的精神思想的建立与完成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田晓霞考进大学后,二人关系曾一度中断,孙少平以为那一段生活永远结束了。但黄原的意外相逢却使二人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本来上大学后田晓霞已经认定,少平最终不会逃脱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命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自得其乐。即使性格非凡天赋很高,到头来仍会被环境所征服。意外的相逢使他彻底转变了对孙少平的认识,一下子成了她钦佩的人物。过去都是她教导他,现在他给她带来许多对生活新鲜的看法和理解。尽管生活逼他走了一条艰辛之路,但却是不平凡的,她为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他主动与孙少平联系直至向她表明心迹,二人真正热恋起来。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得的短暂的美好的难忘的时光,沉浸在罗曼蒂克的情调中。
在黄原,孙少平激动: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有个揽工汉在和地委书记的女儿恋爱!在煤矿,孙少平骄傲:周围的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一个煤黑子的女朋友却是省报的记者。
田晓霞的爱情滋润了他的生活,使他平静的生活荡起了波浪涟漪,给他单调乏味的生活凭添了几抹亮丽的色彩,增加了几丝鲜活的气息,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慰与补偿。这种安慰与补偿下恰恰起到了一个极好的证明作用,只有被田晓霞这样身份和地位不凡的人爱上,才能证明孙少平人格精神的不凡和优越,使他获得心理的满足,而且田晓霞爱得越主动越无条件,这种证明作用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田晓霞对孙少平认识的转变是不令人信服的。黄原相逢后,她对现实的思考完全让位于对孙少平的崇拜,她对孙少平的人生追求表示了无条件的肯定钦佩和赞赏,并且“执迷不悟”,个性色彩荡然无存,如果不是有意要做一个证明就无法解释了。
孙少平是冷静而理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的差异导致了他对二人爱情的悲观判断。即使在热恋中,他仍能清醒的预见他们的未来:他和田晓霞最终的关系也许要用悲剧的形式结束。这个悲观的结论实际上一直深埋在他心灵深处,当田晓霞为他作出证明之后,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这个意义上说,田晓霞是必死的。这样才能使孙少平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
可以推断,即使田晓霞不死,孙少平最终也不会选择她作为感情的归宿。孙少平曾想过,即使没有田晓霞,他也要走自己的路,田晓霞不过是孙少平人生和爱情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一个重要的驿站。对孙少平来说,只要曾经拥有,是否天长地久已不重要了。
孙少平是现实的,他认识到:无论煤矿的生活多么艰苦,但这里的生活是真正属于他的,他只能在黑色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他准备一辈子都在这里干下去,他不企图改变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虽然工作危险劳累,但收入有保障且相当可观。孙少平现实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决定了他最终的感情归宿:他需要的是一个像惠英嫂一样能在煤矿伺候一个煤矿工人的老婆。
如果说孙少平在田晓霞那里感受到的是青春的冲动和激情,那么他在惠英嫂这里感到的则是具体而踏实的温情。来到矿山初次到师傅家吃饭,他就被这个家庭的氛围强烈的感染了,他想这就叫幸福,幸福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这为他最终的选择打下了伏笔。
此后他对田晓霞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家庭的向往是并行的。有时候他一旦进了惠英嫂的院落,不知为什么就会对生活情不自禁的产生另一种感觉,他感到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未来的家庭也许正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安安稳稳周而复始。田晓霞死后,他潜意识里特别需要一种女性的温柔的关怀,不好受的时候,他总要不由自主的跑到惠英嫂那里,和她呆一会儿心情就会平复一些。和惠英嫂一家人吃年夜饭时,他感到内心充满温馨和愉悦,他疲惫不堪的心被一种无比温暖的气息包裹着……
小说结尾时,孙少平坚定的向着心中的方向急速走去,而惠英嫂、明明和小狗也正向他飞奔而来,天长日久的情感积累升华为彼此的心灵默契。
孙少平没有像他哥哥一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急匆匆的给自己找了个农村姑娘,田晓霞之死避免了他的逃避,为他最后的归宿选择铺平了道路。但兄弟二人的感情归宿是怎样的异曲同工啊,只不过孙少平到达终点的过程漫长些曲折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