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目标指向的是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即指向了学习的有效性。落实大单元教学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在备课、授课时能以大概念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根本导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专家思维和概念派生”等方面提取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能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聚焦于核心问题提炼大概念,帮助学生建立专家思维,那对于进一步变革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我积极进行探索设计,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梳理出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流程及教案设计的基本框架。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流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备课——上课——课后”三部分,具体来说:
(一)备课
传统的备课方式要求教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实在进行小学语文大单元备课时同样也需要重视这三点,并且对于大单元教学来说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容忽视。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立足于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学生的需求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学到什么”,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以此为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备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单元目标的科学设计。单元目标设计是实施大概念教学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教学是否成功有效,评判的依据就是目标是否能达成。因而备课时要重视单元目标的设计。
要想设置合理的大概念目标,可以经由“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专家思维和概念派生”四条路径。
同时,教师要有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善于找到合适的上位大概念。绘制“概念地图”,修正“概念地图”。
写具体单元目标时,要从内容、表现和程度三个方面来写。课程标准是最重要的参考,但同时教师要有自己的思考,独立整合资源,编写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上课
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判断知识是否有用的关键在于学到的知识能否运用。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智慧,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善于创设真实情境。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分以下几步:
1.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
2.寻找问题情境的原型;
3.明确问题情境的类型;
4.设计问题情境的框架;
5.精修问题情境的呈现;
6.组织问题情境族。
(三)课后
大概念教学的素养目标是复杂的,所以课后进行评价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学习”的评价模式也一定要与之相匹配。下面我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课后的评价问题。
1.学校层面必须转变观念,让“唯”分数论走下神坛,着眼于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2.教师层面要“设置并实施单元前置评价”,前期测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学情,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任务。
学生层面,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反思思维,让孩子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身,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