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第二章《恐惧的文化:教育与分离的生活》主要内容是剖析恐惧,分析无法真正达到优质教学目的的原因,从教师自身、学生和认知方式三方面对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进行细致的阐述思考。但是,我觉得“恐惧”这样的表达有些言过其实,可以理解为“顾虑”,毕竟“恐惧”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危及性命的后果。
首先承认有顾虑存在。但就教学过程而言,这不仅在教师身上会有,而且在学生身上也会有的,但是在了解了恐惧和顾虑的本质后,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的,因为认知范畴的差异,每个人只是对自己的专业更加熟悉,更加自信,而面对自己的知识盲区,都会手足无措。若被其束缚得停滞,多半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对自己和他人没有充分了解,只看到别人的优势,鄙陋于自己的劣势,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担心自己会落后,迫于与外界进行片面的比较,进而做无谓的强制自己,只好掩饰,最终落下了不甚了了的结果。而对内在发展的期望也是一种顾虑,这也可以理解为“积极的压力”,对已知世界了然于胸,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经常听到学者大家会自我评价:“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他们始终持有谦逊的态度,没有和他人比较,只是反思自己,知晓自己的见识有限,这更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求。
我很喜欢从学生分析恐惧原因的这一板块,太贴切我们的教学生活。我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且一个班级里不止一个,是很多个。县域高中的学生基础薄弱,家庭环境一般,其中有不少留守孩子,父母大都在外打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做到陪伴和教育孩子,即使没有留守,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疏于管教,以致于孩子长大后就无法管教和引导了,最后父母和孩子都是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完全躺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然就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能在教室里学习也大部分是被动的,被逼的。的确,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很难改变的,但是学校如果把教学效果不好完全归罪于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这样合理吗?我比较认同这句话“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上变成活死人,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把他们当做活死人的教法。”关注学情,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让它们真正起到激发和启发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程序化的表演。其实“学情”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读了这一章,我有了一点清楚了,明白学生在课堂中的困惑及顾虑,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满足,找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进行诊断式教学,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这是无法改变的现状,与其在抱怨生气,还不如想办法改变帮助,太深的问题实在无法下手,那就先来简单的,先降低要求,给他们搭建一些台阶,让他们慢慢向上爬,向深挖,这样会让学生慢慢喜欢思考,喜欢阅读,也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到提高。“倾听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宽容他者、关心他者、关注他者、尊重他者;意味着不要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充塞学生的沉默时刻,不要迫使他们说出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体贴入微地走进学生的世界,使他们将你看成诚心诚意地倾听他者真心话的人。”
我们老师自己有恐惧,有顾虑吗?我坦言有的,会害怕在学生面前丢丑,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前不会解答,尴尬百出,会害怕在同事面前出现专业方面的错误,细细反思,主要是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敢迎接挑战,尤其不敢对外承认。“面子”难撑啊!恰当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不去刻意讨好地跪着教书,也不会站在高高的地方显摆自己的权威。
那么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呢,消除自己另一方面的顾虑呢?其实作者认为顾虑的原因是认知的差异,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去解决,即和而不同。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不排斥别人的想法,允许有不同意见。或者不会轻易怀疑自己的观点,而去盲从别人的观点。用联系的方法去处理任何差异,学会融会贯通。
本章内容中,我喜欢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对“归家”的理解,一是“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不管我们处于什么状态,不管我们的前面有多少障碍,我们只要转向内心就能返回家园”,一是“转向内心时,我们找到的家就不是一个仅供我们与世隔绝、形影相吊的封闭而狭隘的地方,而是一个犹如天空那样开放而广阔的地方”,在古诗文中,有好多都是提到归家的内容,隐士的“归”,苏轼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要真实面对自己,要豁达,可以有顾虑,但是不必对此心慌,不要焦虑,要超越恐惧而通向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