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用极其细腻与柔美的文字,在略有悲哀却不失唯美的意境下刻画了自然界的生命与人无常的命运。

徒劳无功的爱最是无助,忧郁而令人同情。

《雪国》描绘了一个出身阔绰却玩世不恭,对世间一切持“徒劳”态度,喜爱虚幻“美”的男人和两个女子的爱的故事。不论最开始在列车上初遇叶子,看到车窗上所映出的的虚无缥缈的“美”,还是在故事最后叶子葬身火海,而岛村却只是觉得“银河倾泻”的虚幻的向死的“美”,都可看出岛村厌世且消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的麻木。而驹子本该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男人,疯狂的陷入了对岛村的爱和对另一男人“行男”的纠结,这种复杂的情感加上遭受环境的冲击,让她变得放荡与风尘。叶子一个灵秀而略有虚幻的女孩,她对行男的坚守就仿佛是驹子的本性---单纯而又唯美,在她死去的时刻,那徒劳的爱便似“飞在向晚的波浪之间的萤火虫般仓促,像车窗外寒山上的野火一般一闪即逝”。

该如何去看待《雪国》呢?优美而细腻的文字写出反复无常的命运,无可奈何的爱情,自然四季轮转,生命生而衰去。。。这一切都好似充满着无奈与徒劳。可是人生中本来很多事就是徒劳无功的,徒劳无功却不一定代表没有意义。世间有很多种景,人有很多种生活方式,大悲的故事常有,多难的经历常在以及万物多样的存在方式都好似要把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我们生而向死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也许作者本身也认为自己的存在便是徒劳,但他自己在面临死亡时却选择了留白的方式,他自己曾说“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在“徒劳”的人生里却被人永远记住。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同样也是一个大悲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枷锁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不可被自己掌控,好似反复无常便似自然本身一样,可就在同样的悲剧里,金庸先生依然想要找寻人道之法,在束缚中自我救赎,在个人个性与命运之间找寻平衡,在无常中抓住一些永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