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明白岁月的痕迹是大学里的室友晓静,她说桃子你已经不是初入校门时候的你了。我不明白,我不还是我吗?哪里有什么变化呢?不说身材就是发型也没有变过吧?眼睛,晓静说,那里自己不是曾经的不谙世事。当时挺懵的,都是我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女孩,那如果此时的傻女孩是经过岁月蜕变的,我特别想知道曾经刚入校门的我在你们眼里究竟有多傻呢?
后来,岁月呈现在我的沉默里,虽然小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强调:沉默是金。不过我从未在意,一直是一个叽叽喳喳、急于表现自己的傻姑娘,直到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位小姑娘,好像比我和竹都大一点。当时领导问,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这种小问题还用问出来吗?在坐的几位都是可以轻而易举解决的,往往这种时候急于表现自己的应该是我吧!毕竟我一直好像都存在情商不匹年龄的状况。此时叽叽喳喳献策的却不是我,而是新来的姑娘,这时我和竹默默对视了一下,眼里同是:好幼稚啊!的感慨。当时岁月这个词就及时冲击了我的脑海,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又长了岁月。这些不经意之间的改变最是无法骗人的,因为只有自己感觉最清楚。
距离上次遇见岁月自己将近四年了吧。时间真真是最不容易捕捉的东西,不过即使历时四年,在这四年里我订婚了、结婚了、成为准妈妈了,可是我从不曾把岁月想你,即使偶尔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叹自己老了,但心里从没有走过岁月一词。昨天晚上吧,我说找本书看,不想看小说了,因为精力有限,最近一直在看散文,家里存货不多,并且都是我曾经看过的。从书架上抽出了两本,其他的,可看的三本前段时间刚刚重看一遍,剩下的都是全集,太重。这两本还可以吧,上次读是在买的时候,刚刚毕业,五六年了吧,记得当时感觉很好看、很有哲理的样子。都是讲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应该怎么做、如何选择的,翻开看了一眼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感觉那么幼稚呢?不明白当初的自己为什么感觉如此有哲理!是啊,有哲理,因为这两本书都是讲给18岁以后25岁以前的女孩听的,是告诉她们人生的选择如何做,是告诉她们怎么做一个三观正、自爱、独立的女孩子。而初读的我就是在那个年纪啊,刚刚走出校门,接下来是工作、恋爱、结婚。所以我认为有哲理,此时的我呢?这些人生阶段都已经走过了。岁月,真是一个无情又有情的东西,只是五六年罢了,我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虽然我不会再读这两本书,不过却不后悔买了它们,这并不是浪费,因为它们曾经让我感觉有哲理,那么就说明它们在那时那刻给了我启示,指引了我方向。彭先生一直认为我买书是浪费,其实不是,好书我读了不止一次不是吗?这些书也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我不是吗?你偶尔会认为我刁蛮,但是你是否和曾经的我比过呢?我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包容与体量?一个坏脾气的女人如何与你风风雨雨近十年?这里不止有你的爱与包容也有我的爱与改变啊!岁月让我们不要憎恨它要学会爱它,它不止老了我们的容颜也让我们变的更有魅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