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29】大下之后,复发汗,其人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
1、大下之后,复发汗:相当可能是误诊了,通常这个情况可能是用下发以后发现没有好,然后才调整又在发汗。这种误治疗的情况会让人受的损伤比较大,不但津液损失,元气也会受损。这样的话“其人必振寒”,就这个人哪一定会虚冷到要觉得要发抖,然后呢“脉微细”啊,脉呢会觉得好虚,细细的都快把不出来。“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就是之所以会变得这么差,是因为,病人的里外都已经被弄虚。因为如果你是不适当的下的话,那你的肠胃啦什么都会被打得很虚对不对?
2、治疗的思路和方法:先救阳,再救阴,没有固定的方剂,要看具体情况决定。一般要以温和为主,可以先用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基本要观察12个小时),再用芍药甘草汤复其阴。这个是比较温和的用药,因为阴阳两虚的人如果用太猛的补阳药,怕会把阴给烧干,整个人就会毁了。
3、治疗这种因为打退烧针或者打点滴或者被误诊误用下法后的收尾病人,因为他们的阳气忽然冷了,让邪气内陷,阴阳俱损的状态其实很考验医术。
二、【7.30】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炮)附子一枚(破八片,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先用了下法,再用了汗法,然后呢这个人就发生了状况,就他白天觉得很烦,那烦之外还有燥,那“烦躁不得眠”,但是在床上翻来翻去,说躺的好难过哦,这样子,这是“烦躁不得眠”。这个“不得眠”不一定是睡不睡着的问题,就是他躺在那边躺的非常的不安稳,而且心情也是非常烦乱。
2、还有一个奇怪的特征,就是到了晚上天黑以后就开始躺得比较平了,那等到了第二天,太阳公公出来了,继续烦燥给你看。就是有这种很明显的昼夜的差别,然后呢他的脉证是怎么样的呢,他是不口渴,不呕吐,又没有表证。
3、少阴病脉沉微、太阴病脉沉迟,摸到这两个脈,说明这少阴区块或者太阴区块症状努力的让身体恢复正常。
4、人的营卫是好像,卫气是在白天出来在外面保护我们,到了晚上卫气会收到营气里面去休息,然后得到滋养,等到第二天再出来。所以白天容易出汗,跟晚上容易出汗是不同的,就它一个属于营,一个属于卫,就是白天是属于卫气的时间,晚上是属于营气的时间。
5、女人由于有每月例假的情况,身体会很聪明的每月在哪几天把身体的寒邪往少阳区块丢,和经血一起排除体外。所以女人在月经期间的感冒,常常会转成少阳病的小柴胡汤证。
6、药的精粗:越阴柔的药越走里面,味道越浓的药,越走里面,这个药性如果它越粗糙,它的阳就越多。
7.治烦躁的方剂:白虎汤,茯苓四逆汤,大青龙汤,吴茱萸汤。
8.治喘的方剂:
( 1)麻杏甘石汤——肺又干又热,右手寸脉鼓,干咳的声音铿铿的。
(2)小青龙汤——有喘,吐出痰稀稀的,肺里的水太多。
(3)麻黄汤——喘的时候脉浮紧,没有汗。
(4)葛根芩连汤——又喘又拉肚子。(5)桂枝加朴杏汤——脉浮缓,一般程度的恶风,呼吸道不顺。
9.人的最表层卫气如果有破洞,就用干姜附子汤。
10.日治法:发寒热或发烧是白天烧,晚上不烧,就在天亮前喝药,在卫气出来的时候把病邪一起抽干净。
( 1)张仲景用干姜附子汤从少阴去开太阳。
(2)傅青主从三焦开太阳——先用柴胡系的药,然后用祛邪气的药混补药走三焦。
11.夜治法:用很多滋阴的药,再加些驱邪药。
12.傅青主治子宫肌瘤——擎荠+鳖甲(莘荠能化铁消金,对人体害处不大),这样用药能去邪气又不伤正气。
13.白天烦躁不得眠,晚上安静,代表他至少还有点卫气与邪气抗争,如果卫气虚弱到完全没有,连白天都不会烦躁了。
三、【7.3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切)
右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桂枝新加汤方: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三两,生姜四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⒉附子汤的效果相当于灸关元穴一—治疗背上发冷,灸关元穴,命门火够,阳气上来,背后就不冷了。附子汤主证——身疼痛,手足寒。
3.经期用药
(1)身疼痛,脉沉迟——桂枝新加汤(2)手脚冰凉,身疼痛,脉沉迟——附子汤
(3)嘴唇干燥,手心发热——温经汤
4.脉沉迟表示营分的营血不足,营分太寒或津液不够,血管里水太少,这是太阴病的脉象。卫分津液来自营血,营血津液来自脾胃,所以卫分津液不够要靠脾脏来救。
5.桂枝新加汤的两个版本
( 1)宋本加很多芍药(四两):适合月经后或产后身疼痛,脉沉迟。阴阳血虚的状态下,营血无法提供足够的津液,所以要用芍药让血回到肝脏,加强人体养血的效果。
(2)桂林本不加芍药:桂枝负担了人参的重量,又有生姜来分消,所以不需要芍药来收桂枝的冲力,一般感冒用这个版本。
6.如果血管里水太多,坐着看天花板都觉得天花板在转——泽泻汤证。
( 1)泽泻去水中之水,把血管里多余的水拔掉。
(2)茯苓,猪苓用阳气去引导水分。(3)血管水太多——泽泻汤;水太少——桂枝新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