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读书笔记2——发现学生差异,创造优质学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想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面对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有时却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一个班级一般中等成绩的人较多,学习较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较少,呈常态分布。因此在全班采用同一教材,同种教学模式,我们只能兼顾一部分学生,另一部分学生只能要求他们跟着这一部分学生学习,显然,这是不太合理的。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真正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便成为了很重要的思考方向。

       王博士在书中和我们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教学方法,一是“精熟学习法”,二是“差异化教学法”,经过仔细阅读后,其实两种方法的都指向教学要差异化教学。

       为了解决班上学生程度差异问题,精熟学习法是以过程性评价为手段,借助评价结果筛选出两个不同程度的学生群,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流程如下: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确保每一名学生所学、如何学、以及表现所学的,能够符合该生的准备度、兴趣和喜好的学习模式的程序。我们必须精准了解学生在这些面向的现状、据以针对四个项目来实施差异化教学,分别是内容、程序、产出和学习环境。其教学架构如下所示: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正是有了这些差异,班级才会多姿多彩。我们需尽可能看到他们的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不断改善、提升他们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