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无休止的争吵,什么时候能结束?答案藏在这里(转自:妈心理)

中原焦点团队网初29期王旭坚持打卡第126天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

在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的互动中,你觉得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与众不同的感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到了初高中就会开始住校,所以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

而也因为如此,节假日就成为了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但是这个期间,却往往也是亲子冲突高发的时期:

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争吵,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和孩子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

眼见寒假又要来临,不少家长已经提前开始头疼……那么,让我们和孩子如此僵持,针锋相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01

角色的错位会影响亲子关系

过度严厉和过度软弱

在有些家庭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父母双方一方过度严厉,一方过度溺爱,比如爸爸严厉,妈妈溺爱,这种家庭组合就容易出现不融洽的问题。

过度严厉,其实就是家长的人格不够有弹性。

人格弹性不足,亲密关系就不会处理的游刃有余,这类人群就不太敢享受亲密关系,对关系的甜蜜度是不太耐受的。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爸爸贾政,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我们也知道贾宝玉对父亲的态度,一直是又敬又怕。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和爸爸的心理距离是很远的,父亲会用严厉把孩子推开。

还有的父母过度软弱,缺乏确立边界的能力,无法和孩子保持一个足够清晰的边界,哪怕是相对清晰的边界也是没有能力的。

一方面可能是父母小时候被父母不断侵袭边界,一方面就是父母可能本人也害怕,害怕拒绝会带来惩罚或者破坏关系。

懦弱的父母小时候不断被介入边界,处于敢怒不敢言,害怕关系被破坏,或者说反抗的时候会被父母惩罚。

这样养成的互动模式就是他不敢清晰的保护自己的边界,也就无法和孩子的互动中保持边界。

这样的父母就很容易溺爱孩子,因为他无法明确的拒绝孩子。

人格健康的父母是允许孩子自在,快乐,也能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建立边界。

我允许你快乐、舒服。可是在我不允许的事情上,我能很坚定的确立边界。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

温柔而坚定,这在任何关系上都可以运用。

在自己不能满足孩子的时候可以温柔而坚定的拒绝孩子,是家长都应该拥有的勇气,我们有拒绝的权利,也需要肩负用拒绝为孩子划定边界感的义务。

家长要永远牢记,无论是过度的严苛还是过度的宠爱,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无法自由切换。

在家庭里父母就是父母,要行使父母的职能。

但是有的父母会将职业角色带到家里。

比如警察,他经常接触犯人、小偷,对待他们的习惯都是带着批评和训斥。

比如医生,职业要求他必须保持严谨,所以很多医生家长对待孩子时就会很严苛。

比如教师家庭,妈妈在学校怎么管学生就怎么管孩子,角色就没有办法切换。

可是,在亲子关系里,我们和孩子并不是警察和犯人,老师和学生,或者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而只是父母和孩子。

警察面对小偷,医生面对病人,老师面对学生,都存在着理性的管束,一方在用职业上的权威要求和规范另一方。

然而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是情感,是爱的需求把我们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

要知道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既不是警察和小偷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更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这个是不一样的,警察和小偷是有一个权威,我要控制你,医生对病人也是你要被我控制。

但是孩子和我们不是,孩子需要的是情感,是爱的需要。

回到家丈夫就是丈夫,妻子就是妻子,孩子就是孩子。

如果家长将职业角色带回家,孩子就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孩子无法正常回归到家庭的角色里,长时间找不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和定位,就很难感知到来自家人的关心,感受也会随着出现偏差。

家是一个讲情感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让爱流动起来才是家庭的氛围。

家长的人格比较弱小,逼迫孩子成为家长的父母

见过很多这类情况,妈妈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她需要孩子去涵容她的痛苦,当她有情绪的时候自己无法涵容,就会把情绪放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帮助消化。

妈妈没有办法涵容自己的情绪,就会把情绪发泄到外部。

一般爸爸经常外出,家里经常在的就是孩子,所以当妈妈发泄情绪的时候,孩子没有办法躲开。

他必须接着妈妈的坏情绪。

当我们去指责孩子、批评孩子、把坏情绪放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不会停止爱你,但是会停止爱自己。

孩子因为接住了妈妈的负面情绪,他会觉得妈妈的不幸是我造成的,如果我可以学习再好点,长得再好看点,更听话一点,是不是妈妈就不会这么痛苦。

孩子不知道,妈妈的痛苦可能来源于工作,可能来源于夫妻关系,可能是妈妈自己内心造成的创伤,可是孩子不知道,孩子只能照单全收。

所以孩子会潜意识里寻求一种惩罚。

会故意搞破坏,会故意考不好,让妈妈去惩罚她,这样他的内疚就会得到释放。

她就会觉得是我造成了妈妈的痛苦,妈妈骂了我我就平衡了,这种模式就会不断推进,不断的循环。

我见过一个男生,他的爸爸妈妈会问孩子:你说我们离不离婚。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让孩子去当父母的家长。

离婚一定会带来关系上的破碎,是一个创伤性事件,他们就把这个难题交给孩子。

孩子如何跟家长说你们离婚还是不离婚,这个建议孩子如何说出口?

如果孩子说不离婚,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今后父母所有的冲突都是会我造成的,他们的不幸和隐忍也都是源于我,因为是孩子说不让我们离婚。

当然,如果说离婚,一样是孩子在承担这个罪责。

家长会把这个巨大的恐惧扔给孩子,孩子会带着这个内疚和愤怒,他不会怪父母只会怪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乖才会让父母承受巨大的痛苦。

02

沟通方式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经常挑剔指责孩子

父母常常会挑剔指责自己的孩子,说你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即使孩子非常努力改正,父母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接触过一个学员家长:

妈妈说孩子总是没有理由的大笑,结果做了咨询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个妈妈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说孩子成天玩手机,觉得孩子的问题没有治好,又来找人咨询。

后来发现,这样的家长眼里,似乎孩子的所有都是缺陷和问题。

我就会问家长:如果孩子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那你对孩子的担心、恐惧、焦虑的注意力会放到哪里。

这类家长,他的挑剔成为了父母人格层面的一部分。

好像不挑剔就没有事情可做,如果不是通过咨询呈现出来,他自己是没有办法觉察的。

那挑剔的父母是怎么养成自己挑剔孩子的模式呢?很有可能是被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不断挑剔才养成这个模式的。

他们除了挑剔指责外没有其他的沟通方式,所以会将这个沟通方式延续到和孩子的对话中。

另一方面父母的低价值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好像只有浑身是毛病的孩子自己才配的上做他们的父母。

你为什么老是把头发剪那么短?

为什么天天这么晚起床?

包括说孩子丑,不好看。

父母的低价值感觉得这么好的孩子自己配不上,只有去挑毛病自己才能配得上,这是潜意识的层面。

爱评价的沟通方式

见过一些父母习惯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进行一些总结和评价,比如就是懒,不上进,没出息等,对孩子的评价非常多。

我们为什么要评价孩子,因为会让我们觉得这是确定的,会让我们觉得抓得住,这个是我们喜欢评价孩子的动力性的原因。

但是父母的评价跟孩子内心的感受是很有差距的,家长的认知是有限的,这个时候也可能会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有裂缝的。

有一个初中的男孩喜欢看小说,爸爸不了解这些,觉得网络小说都是黄赌毒、血腥暴力,觉得孩子看这些很不好,就很害怕,所以就开始批评孩子。

我们稍微一了解就会知道,现在很多小说的三观是很正的,内容也是非常优秀。

比如他来了,请闭眼,如果蜗牛有爱情,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北大物理系毕业。

再比如龙族的作者江南,是北京大学毕业,后来还留学攻读了博士学位。

他们书写的故事都是很正能量的内容,教会了孩子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好的爱情,甚至在他们的一些故事中,孩子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恢弘壮阔,由此打开了孩子好奇和探索的另一面。

如果孩子喜欢的东西家长不了解,家长就会打压孩子、批评孩子,这就很容易和孩子的沟通中造成很大问题。

有些孩子已开始还会尝试说服家长,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可是在长时间直面来自家长的打压和否认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消极应对,只会沉默。

要知道,你什么都不懂,那你想和他搞好关系是非常难的。

讲道理的沟通模式。!

我们有很多家长是习惯了给孩子讲道理的。

有一位爸爸来咨询,说孩子高中二年级不去上学。

我就问孩子爸爸,孩子不上学后是怎么跟孩子讲的,爸爸就说:

我跟孩子讲道理啊,我会跟他讲不去上学会怎么样。

这位爸爸觉得,我已经跟你讲道理了,不再用家长的权威去压你了,我是一个非常明理的家长。

为什么你还是不听呢?

不是说讲道理不对,而是不能将道理放在一个大份额的上面,而是更多的用情感去沟通。

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那我们知道的道理,孩子他们都知道。

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会怎么样。

其实孩子内心不会担心以后吗?孩子难道不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吗?不会对未来焦虑吗?

这些他们都知道。

所以我们讲的那些道理都是没有用的,或者说唯一的作用,就是不断的将孩子推的更远。

我们和孩子之间有这些道理在隔离着,我们表达爱是有困难的。

可能家长会说,我为什么要和孩子隔开情感的流动呢?我明明很爱孩子啊。

因为我们家长小时候也没有被父母温柔的相待过,在浓度很高的关系里我们是没有办法释放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些东西去隔开,这就是对亲密的不耐受。

03

情绪问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第一种就是家长有没有处理好的情绪创伤。

家长内心又很多恐惧担心焦虑,这些情绪就是我们得不到安抚,同时我们自己的需要也没有被看见,创伤没有被疗愈,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冒出来了。

当情绪冒出来,跟孩子去沟通的时候,自己就会被情绪所控制。

比如我们自己很焦虑,我们就会在孩子身上看到很多对未来的恐惧,有很多灾难性的幻想。

这个时候一定会影响我们的沟通。

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让孩子听话,来安抚我们自己的情绪。

你们听话,我才能高兴舒服,如果你们不听话,我就不会舒服,这个能看出来人格是比较弱小的,要受到外界的影响。

自己内心创伤没有得到疗愈而无法解决的情绪,如果不被调动出来就会一直影响我们。

家长的认知水平不够。

有些家长很固执,越是固执的家长越是认知水平低,安全感低,之所以固执是害怕外界的力量会影响他,他就会晃动不稳定,所以为了防止自己晃动,就不会让别人的意见影响他。

这种家长很确定,非常笃定,我这样管孩子一定是对的。

越笃定,越认为自己是对的,认知固化就会越严重,人格上面的弹性就越差。

反而是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管孩子的家长,反而是人格上面很有弹性的,是很有潜力的家长,会不断的反思和内省。

一个人的内省能力是人格成长非常关键的因素。

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不好的环境下成长,有的人会继承不好的那一面,而有的人会成长的非常好,就是因为他们的内省能力很好。

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走出这个困境。

越是不太笃定的家长,反而是更有潜力的家长。

如果说这样的父母一直要求孩子要听话,家长就会舒服不发火。

那说明父母没有能力接受一个真实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只能照顾自己能力范围能力内的孩子,如果超出,父母就会失控。

04

亲子关系紧张,该如何应对?

父母少说话,把更多交谈的空间交给孩子。

谁的话有人听,谁就能获得成长。

比如心理咨询,一般都是咨询师说的话少,来访者说的多,因为倾诉和说话,本身就能够获得疗愈。

所以我们要向和孩子搞好关系,就要让孩子多说话,我们不要去评价也不要去打断,让孩子更多的去表达。

这是孩子和父母搞好关系重要的办法。

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

有一位家长说,孩子放假了想多要点零花钱和朋友出去玩,爸爸不想给,但是不说,会说上个月多要零花钱了,上个学期买了什么没有用,花了多少钱。

孩子就非常崩溃,我就是要点钱,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为什么一定要翻旧账。

不断的翻旧账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比如在夫妻关系里妻子也会翻旧账,内含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无限的事情,当下的事情是有限的,而当事情变成了无限的,对方就会hold不住,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带来什么指责。

所以对方就会想要逃避,而逃避就是沟通断裂的开始。

少用反问句。

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属于你吗?你这样的成绩你觉得有权利提要求吗?

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批评孩子,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你在指责他。

这个时候交谈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没有人愿意听指责。

我们就用陈述句,我觉得你这样做不是很合适,我们可以一起想一个办法。

这个完全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不评价,允许孩子去表达。

一位家长说正向的评价是否可以。

我的回答是不提倡,因为正向的评价也是一个定义,就好控制,我们为什么愿意把他定义和评价,因为不被定义的很零散,我们不好抓住。

这个度或许很难把握,但是家长需要去练习。

带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资源。

心理咨询里有一个词叫做资源取向。

就是多么不好的事情都可以找到一个资源,都可以找到正向的东西。

我们要去找到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而且要明确的表达出来。

这个时候有很多家长会说,我这样做孩子会不会翘尾巴?

如果我们所说的资源真的是孩子的资源,客观的去说,孩子不会翘尾巴,反而是虚假的夸奖和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满足和拒绝都要痛快。

比如孩子想要出去玩,只要不过分,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他。

如果说孩子的要求是过分的,比如说家庭条件一般,孩子却非要花3000块去看演唱会,超出了我的能力,这个时候就痛快的拒绝孩子。

不要腻腻歪歪的找借口,说孩子追星不好,会耽误学习等。

直接告诉孩子我心情不好我不同意。

只是都要干脆利落,不要找孩子一听就是假话的理由。

命名孩子的情绪。

我们父母相比较于孩子来说,心理容量是大的,孩子没有办法消耗的情绪事件告诉我们,我们要替他们去消化,然后重新命名告诉他们,孩子就会愿意接受。

比如孩子说和朋友吵架了因为什么事。

家长可以说你们吵架了因为什么事,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很伤心。

这个一旦被命名,情绪的浓度就会被降低,孩子就会容易接受。

所以家长要有命名孩子情绪的能力。

有效陪伴。

关键时刻参与孩子的生活,比如家长会、生日、毕业典礼。

有效陪伴不在时间长短,如果说家长经常没有时间,那就建议在孩子的重要场合一定不要缺席。

全职的家长一直跟孩子在一起,可是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就在看手机,这个时候不是陪伴孩子而是陪伴手机。

全心全意在孩子身上,不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心在我,这很重要。

妈妈要有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的目光是有重量的,如果一直将关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是非常有压力的。

我们要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时间的能力。

自己可以找时间逛逛街、和三五好友喝茶聊天,给自己空间,也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