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洋工”是我们河南本地的方言,意指做事情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嗯,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九零后教师,教育学生时,很少用到俗语。第一次听到“磨洋工”这个词,是在学校办公室里,听一位雷厉风行的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反复提及这个词语,顿觉十分新奇,待那位家长走后,我赶紧去打听打听“磨洋工”的意思,原来就是磨磨蹭蹭浪费时间啊,好吧,自此以后,这个俗语就纳入我的“沟通锦囊”里了。
初中生正值叛逆期,部分学生压根不想学习,到学校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混一张毕业证。早读6:30点名,坐到教室里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放学回家。更有些胆大的学生压根不进教室,去年我们班俩女生,语文老师上课点名找不到她们,着急忙慌打电话通知我,我心急火燎跑遍整个校园就是找不到人,最后发动一群学生加入寻找的行列,嘿,你猜最后在哪里找到的,俩人躺在女厕所脏兮兮的地板上,侃大山呢!把我累的够呛,如此浪费时间、浪费大好青春,算不算“磨洋工”呢?
“磨洋工”这个词语最近被我频繁挂在嘴边,疫情原因,我在家照顾五个孩子上网课、写作业,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年龄小的两个娃,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口渴要喝水,一会儿找不到橡皮、铅笔和本子,害我每次下完两个班的直播都得坐他俩旁边全程监督。昨天上午陪俩大娃练字,这俩小人娃正在写拼音,原本三两分钟就能写完,硬是拖到我拿出戒尺,走向他们才肯动笔,哎呀呀,天天歇斯底里血压直飙200!好在这俩人嘴甜,未及你发火,便蹦出一句甜言蜜语:“妈妈,你辛苦了,快来个温暖的抱抱” “妗妗,你累不累,赶紧坐下来歇歇”,这俩“灭火器”的“磨洋工”本领,着实让我又生气又想笑。
说孩子们“磨洋工”,我觉得我也在天天“磨洋工”,明明早上起来就可以写文章,非得拖到大半夜,根本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上午闲的发慌,坐在阳台发呆也想不起来学习强国、背单词、更文、读书打卡,下午呢,吃完饭,碗一撂,“瞌睡虫”上身,不行了,我要午休,这一觉就睡到五六点,到了晚上该睡觉了,才想起来今天这任务没完成,那作业未打卡,天天拖拖拉拉到二半夜,真的是浪费时间“磨洋工”!
“磨洋工”磨来磨去,消耗的还是自己的人生,反思过往,高中时,因为“磨洋工”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工作时,因为“磨洋工”浪费了大把大把的青春年华。以后我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教育好孩子们:远离无效学习,专注的学习状态才能更优秀。
“磨洋工”不可取,拒绝“磨洋工”,坚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方能赢得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