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在信息时代,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很容易从网上获得的年代,知道知识在哪里就要重要得多。
我们想从书店或图书馆里查阅一本书,加上路途的时间和查找的时间,可能需要30分钟,而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距——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们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们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们的记忆量变大很多。
我们要将自己的认知方式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感:
这是一个反常识的观点,我们读书的时候是侧重于记忆知识的。我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特别是文科,像历史、政治这样的科目,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现在我回想一下,基本上忘光了。
简单想想就明白,这样的知识没有记忆的必要,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通过读书培养自己从历史和政治中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
五度阅读的第二个维度就是检索阅读。我所理解的检索阅读就是这种调用知识的能力。当我们通过定位阅读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后,就可以通过关键词去快速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是检索阅读的一个方面,通过关键词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检索阅读的另一个方面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索引系统或标签系统。这个动作也是通过设置关键词和关键概念来实现,这样我们可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搜索引擎,比如谷歌和百度,建立自己的索引系统其实也就是建立一个自己的搜索引擎,这样,当我们想要调用一个自己学过的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检索到。
但检索阅读只能帮助我们快速调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无法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想要提高理解能力,还是需要深度阅读,这是五度阅读的第四个层次。
行:
在阅读时,有意识提炼关键词,建立不同层级的标签,在下次需要调用学过的知识时可以很方便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