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89,6-3-2,滕文公章句下3-2》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丙午日,腊月廿二,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助耕,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一.
魏人周霄,听了孟子举的孔子和公明仪的例子,都是以三个月为限,就问道:"三个月没有找到君主便去安慰他,这也太急了吧?"
孟子回答他说,急还是不急,那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件事了。如果急于功名,那是太急了。但圣人孔子和贤人公明仪,他们的考量却另有一番情理,并且关系甚切。怎么讲呢?打个比方。读书人失掉了官位,犹如诸侯失掉了国家一样。古人重视祭祀,把祭祀视为最重要的事,而要想避免荒废了祭祀之礼,就要有祭田俸禄,因为有了收入才能举办祭礼。《礼经·祭义》上说:"诸侯亲自参加耕种,就是用来供给祭品;夫人亲自养蚕缫丝,就是用来供给祭服。牛羊不肥壮,谷物不洁净,祭服不备好,不敢来祭祀。士若没有供给祭祀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没有田地,则牲畜、器皿、祭服都不能备好,也就不敢举行祭祀仪式了,不敢举行祭礼,则他的心必然戚戚不安,所以,三个月了,还没有君王任用他,影响的是他奉先之孝,这样不堪的情况,难道不值得慰问吗?可见,三个月就去安慰他,并不是出于三个月没官做,而是安慰他可能无法举办祭礼的不安之心。这还算太急吗?
二.孟子跑题了吗?
不是"应该"讲王道啊、弘毅啊、为生民立命啊这一类宏大叙事的东西的吗?怎么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完全绕开这些主题了?如果无关乎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那么,孟子这是在讲什么呢?
通俗地讲,此刻的孟子不是政治评论员,而是生命智慧的思想家。他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为生活赋予意义。
为什么要为生活赋予意义是必要的?
我们看到,同样都在思考工作问题,同样都在解释同一种行迹,然而,当赋予工作以不同的目的时,工作的意义竟然可以有如此巨大的、犹隔天壤的差别。
事还是那件事,当赋予它的意义不同时,事情的意味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三.为生活赋予什么意义?
费希在《最美的哲学史》中写道:我们需要为生活赋予有价值的意义---斯宾诺莎、叔本华甚至非常明确地这样说过---为生活赋予死亡也摧毁不尽的意义,尽管我们没法避免生活的那些意外和偶然。
生存,仅只是一个事实。而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这是每个人必将面对的终极思考,并将为它书写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答卷。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