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品
《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蒋勋先生是一代美学大师,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融入了自己对于美的领悟理解,在其中我们也能找到他对于事物美学形态的细腻感受,而在这本《孤独六讲》中,却更像是一种独白,一种向内的剖析,一种关乎人生的哲学,一种对于生而为人无法逃避的孤独的研究,这种孤独关乎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也关乎我们人类自身——我们在少年时期开始无法解释亟需找到出口的欲望,人类创造了语言却又囿于语言的界限之中,在青春时候独有的想要破除旧事物的革命状态,以及随之而来的也是与生俱来的暴力,我们创造出来的思维对于人类本身思维能力的扼杀,我们塑造的伦理成了限制我们行为的墙——观看这些文字,你会发现作者对于自我以及人性剖析得十分深刻,大多数人都仅会批评他人鲜少看到自己,很少有人能将自我看得如此清楚,并对于人性之中隐藏的特性有着如此清晰的刻画,我们是否都有着自己不想为他人所知的暴力倾向,人们是否经常表里不一,革命的最终是否指向妥协,所有这些最终导向到人类的复杂天性上。作者又将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具象化到人类的头发、舌头、手指,将所有矛盾与荒谬都展露得如此生动而直接,你会发现身体与精神,社会与自我本就是难以割舍的一个整体,原来我们自身的荒谬就投射在整个社会以及我们的身体上。
而他所提及的六种孤独——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则更像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描绘出的亦是一个理想的人的状态,其中涉及到人类对于自我、思维、行为的一种反省,这似乎也代表了蒋勋先生想要表达的一种对于人性所能达成状态的期望,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们似乎可以试着破除掉一些思维的定势,去除伦理的羁绊,去发现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认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辨,最终我们可能会变成一个不去轻信下结论的人,而是更加愿意回看自我的人,能够越过思想藩篱的人,更加有弹性的人,当然这样的人必定面临孤独,蒋勋先生显然鼓励人们去做一个孤独的人,因为孤独反而是另一种饱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比任何时刻都更像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保持与这个世界乃至于自我的疏离感,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个体思维的独立性。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我就会建议试试静坐,不是以宗教的理由,而是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
孤独一定要慢,当你急迫地从A点移动到B点时,所有的思考都停止。生命很简单,也是从A点到B点,由生到死。如果你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你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快速地从A点到了B点。难道生命的开始就是为了死亡吗?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一点?
但是不免有些人会有疑问,即使保持着孤独、清醒、独立,这些最终又将我们带往何处呢?是否对自我有了清醒的认识就会令人生过得更加充实,是否我们对于革命与暴力有了足够的了解就会让社会变得更好,这一切似乎最终也会导向一种人性的悖论,并且永远不可能有正确答案,但是谁知道呢?人生并没有正确答案,蒋勋老师也不在乎任何答案,重点的是我们明知道导向悖论却依然坚持的天性,可能无所期望却依然期望的内心,永远无可追寻却依然不辍的理想,以及我们总想摆脱却永远无法摆脱的孤独。
《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我可以孤独吗?
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
孤独并不坏,坏的是害怕孤独。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逃避孤独。
因为逃避孤独,所以更加孤独。
毕竟,孤独与寂寞不一样。
寂寞会让人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意味着一种精神的自由。
无戒写作训练营三期日更第三天 学号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