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带饭
74年,我在松树中学读初中,离家有三、四公里,早上去,晚上回,每天中午吃带饭。
这两年可让母亲操碎了心,那时,妈妈每天起得特别早,边做一家人的早饭,边要为我准备带去学校吃的。
妈妈有时用筷子夹起几条腌了盐的小鱼放到锅里煎,不停的用锅铲翻面,把鱼煎得两面黄,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
有时从瓦缸子掏出一个咸鸭蛋洗净黄色的泥巴放到锅里煮,拨开后蛋黄油光闪闪,让人垂涎欲滴;
有时从鸡窝里摸出个鸡蛋煎成荷包蛋,又脆又香;实在没有好吃的了妈妈也会把酸箩卜条、干豆角之类的加些菜油炒一炒,酸酸的令人大开胃口……总之妈妈要想法设法让我有下饭的菜。
那时家里只有点好吃的,妈妈首先要留给我做带菜。鸭蛋涂上黄泥巴做成咸蛋,小鱼腌好放进盆子里,萝卜、豆角做的腌菜一坛又一坛,鸡蛋藏起来换完油盐后就留给我了……
到学校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吃时,我的下饭菜常常引来同学们的哄抢,有时我也会主动的匀些给大家。
付镇湘同学没有了母亲,带的常常是光饭,偶尔有点菜也是几根从坛子抓出的辣椒萝卜。真是“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无娘的孩子是根草”
相比他来说,有妈妈疼着,我要好多了, 78年他先于我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分在钱粮湖中学教书,在一起回忆这段往事时,他常常挤兑我,“说我出身比他好”。
菜准备好后,妈妈会盛上满满的一碗饭把做好的菜放在上面再用一个小点的碗盖住,装进丝网袋里提着放到我手上,“提好,不要把碗碰坏了,小心饿肚子”妈妈每天都要这样叮嘱我。
真还有饿肚子的事发生,有一天下着雨去上学,走到杉山大队的疗兰窖时,小河沟涨满了水,把先前过河的石头淹没了。
我左脚试探着在水里找那块石头踩着过河,一脚没踩稳连人带碗掉到了沟里,变成了落汤鸡。心一横,趟着水走到了河沟的对面,爬上沟堤,提起饭碗一看,还好碗没摔坏,只是进了水,两手扣着把水倒掉后,紧赶急赶的到了学校。
这时,同学们都已经进教室在晨读,我悄悄的找了个角落处脱下上衣和长裤,拧干拧干水后又穿上,跑进教室上课。
到了中午衣服是穿干了,但打开带饭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馊味,好面子的我只好避开同学们,偷偷将饭菜倒掉了。
幸运的是,这一切没被同学们知道,否则又会成为大家的笑料。此事一直没敢告诉妈妈,一是怕她唠叨,二是怕她心痛,三是怕妈妈从此为我饿肚子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