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个月的借调时光,真的如愿过去了。那些令人激动的、开怀的、生气的、疲惫的......时刻已牢牢地镌刻在记忆深处,成为每一个参与这次盛会的人心中宝贵的财富。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感受不一。今天,我就小记一下个人的感受吧!
距离是把双刃剑。
这几个月,小小地体验了一回“北上广式”的上班节奏:每日通勤50里,早上6字开头起床,搭地铁、转地铁、赶班车,赶不上的叫滴滴。每天都在起床和不起中纠结,在缺觉中徘徊,在疲惫中呐喊。
然而,从仲夏到深秋,奇迹出现了,即使现在上班距离缩短了,生物钟依旧会在那个点醒来。一交流,大家都如此!看来,我们集体步入“早睡早起”行列了,哈哈哈哈!
“996”容易让人崩溃。
前几个月,“996”这个词很火,指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除了适应早起赶车,到了晚上,永远无法预估几点下班,8:00、9:00、10:00是常事,一天、两天、三天、周末依旧......。
记得第一次晚上22:00下班,打的、搭地铁、转乘停运、23:00出站打车。那一刻,疲惫、生气、担心、无奈等各种情绪夹杂,我真的好崩溃!
苦中作乐结下深厚友谊。
慢慢地,大家学会承受这种工作模式,到了下班时间,心里也不会着急要走。某天晚上,大家加着班,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叹了一口气。结果,叹气声此起彼伏,小伙伴们面面相觑,笑作一团。
偶尔,等待加班的空隙,大家也会聊聊天,玩点小游戏,如手机版《谁是卧底》,经常玩着玩着,笑着笑着,彼此陪伴,苦中作乐。
就像高老师说的那句:你们,是最大的收获呀。我想,确实如此!
家人陪伴助心安。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我的两对爸妈依次来汉,陪我一起冲刺,奋战到底。起因是,中秋过后,双耳“失聪”了,几天不见好,可把我吓坏了。老妈马上收拾行李,来汉陪我小住半个月,教我收纳和整理,这次我是真听进去了!
耳朵好了,又被热感冒了。于是,我的公婆来了,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我食补。有一次加班晚了,地铁停运,担心不安全,公公便看着点接我回家。
终于把自己“作死”了。
距离上一篇更文已半月有余,如同9月一样,一到月底就歇菜。耳朵、肠胃、感冒......各种小病接踵而来!
去医院检查,服药、吃素,复查拿结果前吓得半死。自此之后,我就深刻记住了一个“歪理”:当不想出门运动,请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跑步痛还是去医院痛?然后二话不说,就出去跑步了!
经过时不时的身体零件故障折磨,我也逐渐将重心向生活转移。看美食,做美食,学烹饪;迈开腿,练呼吸,一心不二用,势必将身体积累的病灶给清理出去。
等到月底跑满100公里来作总结啦!奔跑吧,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