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7日,是我学习成长2000天打卡的第1018天。
今天继续学习《富爸爸第二次致富机会》
教育的目的
目前美国有三种不同的阶级:
1.有钱阶级;
2.中产阶级;
3.贫穷阶级。
正如我稍早所说的,让奴隶接受教育曾经是一种犯法行为。在缺乏教育的情况下,奴隶注定一生要活在贫穷之中。
我的研究结果让我相信当代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把贫穷阶级训练成受过职业训练的工人、主管、专业人士、军人等,从而构成大量的中产阶级。说白了就是:职员、消费者、纳税人。
当代教育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中产阶级教育成富有的有钱阶级。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目前学校里没有财商教育最主要的原因。
就因为如此,下面这张图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家庭实际年收入的累计增减(依增减幅度分组,1979—2007)
这张图解释了《下一个富翁就是你》这本书中所描述的现象:靠着房屋和退休金账户的增值而成为百万富翁的那些中产阶级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去百万富翁的头衔。
而劫夺的巨人们剽窃我们财富的手段之一,就是借着缺乏财商教育的学校体系来达成的。
为什么存钱储蓄的人是输家
就像教育一样,存钱储蓄也被视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去银行存钱的行为就好比上教堂一样,还得留下一笔钱,来奉祀那些劫夺的财经大神。
在缺乏财商教育的情况下,普通民众无论如何也看不懂银行利用存款储蓄作为剽窃自己财富的手段。
银行体制是借着一种叫作“部分储备金制度”的方式来掠夺储蓄者的财富。这种部分储备金制度可以追溯上千年之久。学校里为什么从来不教这一点,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因为这是银行赚钱的方式,而且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丑陋的手段。
几百年之前,当一位商人想要跨国旅行时,不会随身携带黄金白银,而是把它们储放在一位银行家的手里让他保管着。这时候银行家就会向商人所储放的黄金和白银发出一张“兑换票”。这时候商人就可以放心地去远方旅行,购买各种货品并且利用这张“兑换票”来结账。而收到这张“兑换票”的商家可以找银行家来把这张票据兑换成黄金和白银,或者直接拿着这张“兑换票”来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
银行家们很快地发现人们比较倾向于利用票据来进行交易,因为这比携带实体黄金白银方便得多,可以让贸易买卖进行得更顺利。
没过多久之后,银行家们就开始大量印制兑换票”并且把兑换票“出借”给急着用钱的民众。只要黄金和白银真正的拥有者不拿原本的“兑换票”来兑现黄金与白银的话,那么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当黄金和白银的真正拥有者察觉到银行家借出的“兑换票”远比储放的黄金白银更多时,此时就会发生“银行挤兑”事件。之所以会发生银行挤兑的原因,是因为真正拥有黄金白银的这些人们不再信任这个银行家,因此急着拿“兑换票”来把自己的黄金和白银换回去。如果银行家发行的“兑换票”远远地超过别人所储放的黄金与白银时,这时候银行就会破产,而所有在这家银行存款的人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储蓄存款。
这就是“部分储备金制度”产生的原因。简单来说,银行从此只能出借自己金库当中某部分的金钱。也就是说银行能出借的钱(兑换票)是有上限的。
举例说明,假设目前的部分储备金制度比率是10。这个数字的意思是说,假使有客户把10美元存到自己的储蓄账户之中,那么银行就可以出借100美元(恰为10美元存款的10倍)给那些需要借贷的民众使用。
用图形来解释部分储备金制度可能更容易让人理解。上面的两个财务报表教会了我们两件事情:
1.你的10美元存款是你的一项资产;
2.你的10美元存款是银行的一项负债。
这时候你应该懂得参考“一必定是多元的,而且至少有二”这项基本原理。在这个例子中,任何资产必定伴随着某种负债的产生。
问:为什么我那10美元的存款储蓄是银行的一项负债?
答:因为资产的定义就是把钱放到自己口袋中的东西,而负债的定义就是把钱从自己口袋中掏走的东西。在这个例子中,当你在储蓄账户中存放10美元之后,银行是要支付你利息的。因此利息这笔现金会从银行那里流到你的口袋之中。下面的图表就在解释这个流程。
银行的资产
如果部分储备金制度的比率是10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把这笔10美元的存款放大10倍之后再找人借贷出去。而这笔100美元的放款就是银行的一项资产。
问:所有银行借出去的钱都算是银行的资产?
答:是的。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