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1%即可。读书学习也罢,工作技能提升也好,只要保证自己每天有收获,有进步就好。未来能量和价值便不可估量!
下面跟你分享的是一个实验和一个法则,也可能你看过或者听过,但今天我要重新给你看一遍,因为这和你的成长密切相关,关系到你日后能否赚到比你现在多出几倍的收入。
软糖实验: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过程: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结论: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 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在延迟满足中,孩子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克制、学会抵御诱惑,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这项实验第二阶段又进行了21年追踪,延迟满足最后吃到两块软糖的儿童成人后的年收入比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成人后的收入高几倍,十几倍。
二十英里法则 这个法则是美国人吉姆柯林斯提出的。这个法则的内容是: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某个地方有3000英里的路程,徒步走完这段路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地貌非常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每天该走多少英里才是一个合适的速度呢? 你猜不到答案,很多人的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是日行20英里,即32公里。这个答案,很多人会觉得诧异,因为刚刚踏上旅程的人,体力、精力旺盛,如果天气晴好,地势平坦的时侯可以走40英里到50英里。然而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开始走的人,往往是不能够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最后被那些坚持走20英里的人超越,欲速则不达。
重新阅读这个《软糖实验》和《20英里法则》的原因是:是告诉我们高手和小白的区别,尽管这个你已经耳熟能详,但我还是不厌其烦的介绍一次。 我学过最重要的一句话: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东西无法落地?因为学习东西太多,太杂,头脑被塞满,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也没学到,用不出来,等于没用! 真正实用的获得成长进步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慢慢来,比较快! 当你肚饿口渴时,没有人能代替你吃饭、喝水,你必须亲自吃饭喝水; 当你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来,大师,专家,高人一点也帮不上你。
同样的道理,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富有(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只有你自己,天天保持正能量,每天进步一点点,久而久之,就有机会让自己变得富有。
学习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你的头脑里只想着一日暴富,那么你失去的一定会很多。这个社会很公平,你的能量,你的能力无法承受财富的恒变之力,就算你真的一夜暴富了,也不会长久。有一天反而会让你更加痛苦。 所以脚踏实地,学习,提升,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才有机会踏上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