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樊登读书会讲《不抢跑也能超越》,作者是心理学家杨霞。
她的一些观点我不大赞同,或许是我的认知水平还不够。不过她对学生的“典型问题”开的“药方”,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
杨霞:去楼下运动,一定要想办法出去,或者有一个小院子,你在里面种花、种草。在小孩的书房里搁绿植能形成小森林的那个小氛围。用一面墙,放一排书架,然后往上面放三十绿植(减少视觉震动现象)。
再如,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
杨霞:要分情况。比如在学校遇到挫折了,怎么学都听不懂,然后努力了成绩也上不去,他就不想去了。成绩没考好,或者父母批评自己,或者父母让自己加班加点地学习,但是成绩一直没有提高,那么他就不想再学习了。
我们家长在小孩不想上学的时候减哪个?要减你的课外班,减你对孩子的额外压力。我带孩子去爬山,我带孩子做家务,我带孩子开始学烹饪,然后干着干着他就说:“妈妈,你是不是想让我将来去厨师学校?”你说:“对,这是好职业,哪怕扫地也是个职业,干吗要去读书呢?”然后他干着干着也可能就成为大厨了,也可能就是说:“我还是去学习吧。”是这样的。所以面对不想上学的小孩,你可以让他去做“假如不读书会干的事”,但是你别说,而且你不是惩罚式地让他去做,而是高高兴兴地说:“我们去爬山,将来当个向导挺好的,天天爬,这还能遛腿。”
又如:孩子缺少毅力怎么办?
杨霞:在心理学里头,我们说的意志力已经是属于“大脑的高阶功能”,就是上层建筑。我们现在说跳绳、拍球、拖地板、捡垃圾是“经济基础”,就是我们的基础能力。先打好基础,才产生上层建筑,所以你要想让他有毅力,你用跑步的方法会比弹钢琴更好,因为弹钢琴本身是高阶功能,高阶功能产生高阶功能吗?很难。
这段时间,陈远同学异常刻苦。最好的动力来自于想实现梦想的强烈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