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星期天了,今日寒风凛冽,天气格外清冷,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院中的荷花池的水面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了。
今天两节国画课,为人师表,老师可不能迟到。我和朱杰早餐也来不及吃,匆匆打的赶到锦城墨池培训学校。按时给同学们上了第一节中国画课。一个半小时下来,感到又饿又冷,肚子唱起了空城计,这时才想起早饭还没吃。
这时,学校的二楼临街处,传来了一声声电声喇叭播放的卖滚热的烤红薯的吆喝声,闻到了一阵阵随风飘来的烤红薯特有香味。剌激着我饥饿的神经,肚子又咕咕地响起了,似乎在提出抗议,我饿了!我饿了!!我饿了!!!
我抵挡不住那诱人的吆喝和烤红薯的香味,刻不容缓地冲下楼去,在卖烤红薯的胖老头那儿称了三个才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我和朱杰还有管老师,一人一个,有福同享嘛。
胖老头说今天他卖的是红心红薯,而且是炭火烤的,比一般的红薯要贵二元一斤,八元一斤,三个个红薯二十五元。我用手机扫了二微码,付了钱。现在买卖任何东西都是扫二微码,随身带上手机就行了,根本无须带现金,太方便了!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在更新,若要周游世界,有部手机就行了。其社会变化真是桑海桑田,翻天覆地。但只有一点永恒不变,肚子饿了,要吃东西,要不断补充能量。所以老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啊!
才出炉的红薯,拿在手中还烫手,左手右手反复盘了几番,待稍冷却了,才小心翼翼地掰开,露出热气腾腾的的薯肉,怕烫着舌条,吹了吹,轻轻地咬上一口,黄黄的、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那味儿打开了我舌尖上的味蕾,剌激着我的食欲,红薯儿通过咀嚼,如同一股暖暖的热流顺着食道进入咕咕乱叫的胃部,顿时,肚子停止了呼叫,饥饿感也没了,感到一股融融的暖流顺着血液遍布全身。一个红薯下肚,全身都暖和了,一种饱腹后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舒坦极了。
此时此刻,记忆深处响起了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中国人最敬佩的小偷——中国红薯之父陈振龙。
陈振龙,明朝万历年间人氏,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年未二十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也就是今天的岛国菲律宾。陈振龙见当地种有朱薯,此种农作物耐旱易活,生熟均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一连数次偷带薯藤回国,均被发现,险点送了命。但他毫不气馁,最后终将薯藤绞入航船的吸水绳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薯藤带回祖国。试栽成功后,极力进大面积栽培和全国推广,获得朝廷重视,终于取得成功。
四百余年来,红薯帮助中国人民渡过了历史上的无数次大饥荒,拯救了亿万人民的生命。有专家断言;没有陈振龙偷回的红薯藤,也绝对没有中国今天的十四亿人口。
红薯之父陈振龙,
西洋冒死偷回藤。
拯救万民于饥荒,
青史永垂颂精神。
吃着热腾腾的烤红薯,回忆起我们这代人与红薯相关的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感恩这生命力极强的农作物红薯,感恩这位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把薯藤带回祖国,令人世代国人敬佩的小偷——红薯之父陈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