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上看到一个词“租”,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难以理解,先记录如下。
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就叫资产,对资产的付费就是租。白赚的收入是租,数量管制下的垄断经营叫垄断租。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一定的租,上班时间刷半个小时朋友圈也算是,因为这半小时老板给你付过钱了,但没有为老板做事,被自己享受了。
正如房租不断攀升,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租。可能会为每日上班不求上进,工资被降了,租就变小了。也可能会工作兢兢业业,升职加薪了,租也就变大了。
一份资源,如果它提供的服务跟它的收费没有关系的时候,它体现出来的就是租。比如,同是写代码实现一个功能,A花了两小时注释清晰、可靠性高,B花了三十分钟东拼西凑、勉强运行,但给这两个人给的酬劳是没区别的,那个少花时间的程序猿就赚到了租。但长此以往,以后产品经理就不把再代码交给B去做了。工作中的租越高,我们越是不能安逸地享受租。
那我们经常听到的寻租又是怎么回事呢?
寻租就是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的。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事实上通过行政管制的手段来分配资源,甄别资源使用的资格的成本是极高的。名目繁多的牌照、准入、许可下,背后时常有各种影影绰绰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