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总共65万字的《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浩瀚无涯的书海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之外,还有那么多值得阅读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详尽的世界儿童文学阅览攻略,它为我们了解世界儿童文学打开了一扇窗户。本书作者彭懿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童话。彭懿,他在百度百科上曾经的身份是电影制片厂编导、报社/出版社编辑,其实,他的身份一直在随着梦想而变:卓有建树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优秀的幻想小说作家、热情的翻译者、狂热的摄影师、具有专业水准的业余昆虫画家。他用自身的经历向世人展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像童话中拥有超能或魔法的主人公那样,在广袤的天地间,让梦想乘着幻想的翅膀自由飞翔。
本书共372页,彩色铜版纸印刷,厚度上如同大学专业教科书,重量上相当于两块板砖。里面的内容在逻辑系统的文字介绍基础上,还附带了经典童书作者照片,精美的原书封面、插图,以及相关的电影海报。本书无论从视觉、触觉还是阅读体验上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分上下篇两大部分,简介和评析如下:
上篇:阅读儿童文学
首先,上篇介绍了儿童文学的基本故事形式:民间故事和幻想小说。它用举例说明的方式,让我明白了这两种故事形式的区别,从而也为自己所写的童话和故事找到了准确的定位。接着,又介绍了写这些童书的作家,令我惊讶的是,很多童书作家也是插画家,他们在写作的同时,也为自己写的书画插画,因为他们想象的世界,其他插图画家有时无法准确描绘出来。当然,以电影形式改编童书,也是一种可视化的传播方式。不过,有些影视的改编只是导演个人对童书的另类解读,并不能真正表达作者的意图(比如《小鹿斑比》的迪士尼影视改编,就弱化了原先的暗黑主题)。
在上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以小说分类的形式,介绍世界各国的著名童话和小说。比如,童话有民间童话与创作童话之分;幻想小说发生的世界有的可以抵达,有的无法抵达,有的只是现实中的魔法;动物小说中的动物,有的会说话,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像人一样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写实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流行小说,上篇中对这些小说的代表作只作了简要介绍(具体作品名称,我就不一一列出了)。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如果要写类似的小说,完全可以在这里按图索骥,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上篇最后部分,解读了儿童文学作品中衍生的无数人物(或者叫角色)。经典之作的优势在于,或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故事情节,但它塑造的角色,无论老人、小孩、巨人、小人、变身人、女巫、幻想生物,还是会说话或不会说话的动物、植物和玩具,都以个性鲜明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写实小说,并非所有童书都是奇思妙想,有的小说主人公是青少年,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普通人,只是那个现实离我们这个时代有一定距离,有的是遥远记忆中的残酷战争年代,有的是未受污染的蛮荒农耕时期……无论是哪个时代,作为主人公的青少年都有着孩童最单纯的梦想和追求,当他们的梦想和追求与现实发生碰撞时,没有天降神力救助,也没有魔法显灵护身,他们以自己的选择所产生的艺术魅力,直击心灵。
这里不得不提一部最打动我的写实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讲的是一个纳粹军官的孩子与犹太儿童成为朋友、误入集中营一起遇难的故事,仅看故事梗概就让我难受了很久,据说作者在写这个故事的两年里也备受折磨。真正的经典,都是走心之作。在中国,类似的写实小说代表作就是曹文轩的《草房子》,让读者在关系日趋冷漠的现代社会里,感受到昔日物质贫乏时代人与人之间淳朴动人的情感。
下篇:经典儿童文学
下篇占据了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在下篇中,作者从上篇提到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精心挑出了三十部经典作品,逐一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入解读,其中包括作品获奖记录、作家生平、故事梗概、作品讨论,最后还列出了中文译本推荐和延伸阅读作品。
我在读下篇的时候,可能因为读上篇时用心琢磨、精心做笔记,花费精力过多,竟产生了审美疲劳,没有像刚开始阅读这本书时那样如饥似渴,甚至有段时间嫌这“两块板砖”搬动起来太重,撂在一边不想读了。其实,阅读跟写作一样,也需要毅力坚持。后来,我把下篇三十部经典作品在假想中拆成了三十本小薄书,每天阅读两到三本,可以不按顺序。一般在精力好的时候,我先挑着看最难懂的作品(比如《洞》、《天使雕像》),然后再看易懂的、感兴趣的和以前读过的作品。为了鼓励自己的坚持阅读,我还从网上找来相应的影视作品观看(比如《通往特拉比西亚的桥》、《银河铁道之夜》,这两部影视作品非常精准地展示了原作的精神)。
当我终于把下篇读完,也就是整本书读完的时候,我才发现,虽然读过那三十部经典作品的详细介绍和深入解读以后,每部作品的故事梗概和情节,我仍然不一定都能记得清楚,但它传递给我的思想和影响力,如同消化了的食物一样,已经渗入到我的血液之中。
本书作者在挑选经典作品方面独具眼光,他对每部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也颇为用心,其目的是引导我们从中寻找符合自己调性的作品,拿来深入研究和学习,变成自己的东西。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哪些作家的经历对我的写作有启发
米切尔•恩德(《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和《毛毛》)
恩德的作品布局奇特、立意深刻,但你想不到的是,像恩德这样的大作家,构思一个精彩情节也非常不容易,他在《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中,让小主人公从现实进入书中后,为了安排他再次回到现实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差点写不下去。最后那个情节竟成了书中最惊艳的一笔,让看过这本书的我忘记了其他情节,唯独没有忘记这个。
格林兄弟(《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收集整理格林童话,从1812年的最初版到1857年最终的第七版,为了将最合理的一面呈现出来,他们整整修改了四十五年,比我们早于格林兄弟一百年的曹公修改红楼“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更多了严谨的精益求精。
刘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卡洛尔是一位数学家,他在没有事先设计大纲的情况下,以玩游戏的态度书写了这部荒诞文学的代表作,只是为了给侄女们讲故事,逗她们高兴,无意中成就了一部经典。这部作品的人物、情节、语言都荒诞无比,甚至文字排版都出现了一根荒诞的老鼠尾巴形状。由此看来,天才发自内心的写作并没有套路。越荒诞,越神奇。
路易斯•撒察尔(《洞》)
据说这位作家老兄在写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构思,甚至没有人物,他只是围绕着绿湖营去写。没想到他写着写着,竟然像玩拼图一样,把整个故事框架完美地拼凑到一起,成了一个挑战读者阅读能力的完整故事。我看过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不得不说,不咬牙坚持看到最后,真无法体会原作者写作的奇特之处。
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
这位日本作家只活了三十七岁,他生前穷困潦倒,连童话集的出版都得自费,直到死后才获得巨大声誉。他就像是文学界的梵高,他用作品探讨生与死的问题,提示我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用余生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银河铁道之夜》影片,画面美轮美奂,堪比梵高的《星空》。
2)哪些作品最打动我
看完这本大部头书,感觉像是逛了一趟珍藏着世界级精品的博物馆。精品太多,篇幅有限,我无法逐一列举对它们如滔滔江海般的景仰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能按图索骥,慢慢地逐本阅读。对于最喜爱的作品,还得反复阅读。
说起最喜爱的作品,对我来说,非《安徒生童话》莫属。它是我在童年时代接触到的第一部童书,承载着我成长的很多记忆。我自己写的很多短篇童话,其实都在无形中模仿安徒生的写法。虽然安徒生本人并非一个完人,他性情暴躁、容易激动,但他的内心始终活着一个善良的小孩,他说:“童话的种子散落在我的心田,只需一泓流水、一阵和风、一道阳光、一滴苦酒,就可以发芽开花。”
安徒生认为,“把童话变成孩子和成人都能看的读物,我相信,这也是今天任何一位童话作家的写作目标。”他老人家当年的这番言论,即使放在将近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也毫无违和感。就像我写童话的目标那样:小童话,大世界。写给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也写给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当然,每个作家都不能永远模仿他人,最终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不走寻常路,才能出奇制胜。那么,阅读他人作品的意义何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在本书下篇最后读完的那篇作品《地海巫师》。彭懿称,“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我们可以不读名噪天下的《哈利•波特》,但一定要读一遍《地海巫师》。”
在这部作品的故事梗概中,当我读到主人公用魔法召唤亡灵被恐惧略过全身时,我马上想到了《哈利波特》中哈利被吸魂怪摄住魂魄的恐怖桥段。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抓住自己的影子,接纳了黑暗的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样的主题在很多作品中都似曾相识。果然,接下来的作品解读验证了我的猜测,不仅J.K. 罗琳的《哈利波特》灵感来源于此,甚至宫崎骏大师的《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的许多情节也来源于此。而《地海巫师》的作者勒奎恩却声称,她写作的思想根源是安徒生的《影子》,那是一个影子被当成了人、人被当成影子处死的悲剧。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这大概就是阅读和写作的意义所在。每一本有意义的书,都是一根散发着亮光的火柴,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阅读者指引看世界的不同视角。当阅读者变成写作者时,又会通过自己的作品为新的阅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想和力量。世界不管如何变化,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文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是自己内心那个神秘王国的国王,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愿我们都能在那个神秘王国里,乘着幻想的翅膀自由飞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