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读书
妈妈们,现在咱们来一起学习《自驱性成长》的第12章: SAT、ACT和另外4个字母
文章主要讨论美国的高考,也就是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其实跟我们国家的高考非常类似,大同小异。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鼓励我们家长要读一下,但是也真诚的希望高中生更要自己来看看。
家里有高中生的,可以让孩子看看。我家大宝正读高一,我觉得很多内容正好很适合她。
家里有高中生的,可以让孩子看看。我家大宝正读高一,我觉得很多内容正好很适合她。
第242页到第245页
一般而言,考试这玩意儿,简直烂透了
对批评考试者而言,他们认为考试只允许有一个标准答案,思想、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多样性,这些都不会在标准化考试里赢得回报。
另外,一句古老的格言说的很有趣:可测的东西未必都重要,重要的东西未必都可测。
其实,考试本身是无罪的,人们为了考试所做的事情,以及孩子和父母对考试的看法,这些才是问题。
虽然说标准化考试也就是高考大多都很没劲,但如果你想上大学,那又是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
作者认为:考试的真正前景所在,是你可以通过它去学习如何管理压力的技巧。
“没有一种激烈的情绪能像恐惧一样,夺走心智中行为与思考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说,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你如果没有了理智,就算掌握再多的知识,也白搭。
第245页
N、U、T、S
这四个字母,是会让生活充满压力的几件事物的首字母缩写:
U新奇
N不可预知
T对自我的威胁
S控制感(或者缺乏控制感)
第246页到第248页
说了新奇
作者认为新奇能让人产生压力,因此应付高考的手段就是:多参加模拟考试,就能让新奇感消失。
平时你最讨厌的那些小考试、小测验,其实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能改进你所掌握的流程,并让你专注于流程本身,这样一来,考试那天你所见到的任何内容也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
正如格言所说的:拿用的标准去练,才能拿练的成果去用!
书中举了娜奥米的例子。她考试之前和考试的过程,发生了几件“新奇”(跟妈妈吵架,在考场上遇到了两个男朋友)的事儿,影响了考试的心情,导致考得不太好!
第248页到第250页
不可预知性
新奇性与不可预知性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简单的讲,新奇的东西往往不可预知,但并非所有不可预知的东西都有新奇性。
孩子们在考试之前,只要做足了备考工作,就能意识到,就算具体的考题会有所变化,但考题的类型依然非常相似,通过对流程保持专注,就能最大限度地减低不可预知性。
另外,为了对抗不可预知性,我们可以有备选计划,备选方案,备选规划等。来提高对考试的控制感,临危不乱。
第251页到第265页
对自我的威胁
这一部分提到了考试压力对自己的威胁。
无论你的大脑有多优秀,一旦它真的遇到压力,就没法做它本来能做到的事。
压力之中的大脑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这个咱们前几章中也已经学习过了。
第253页
我们鼓励每一个在考试中遇到对自我的威胁的人,要在考试前花点时间,就几个关乎更大图景的问题写点东西。这样能改变你的想法,进而提高你的控制感。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的好,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这样做。
另外,本页下面提到了“捕食者”心态。捕食者心态能减少士兵的焦虑,让这些士兵从满心恐惧的同辈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第254页
在考试前感到紧张完全正常,但是你可以通过选择你对考试的态度,来回避这种压力。
你要想着征服考试,而不是在考试中夹缝求生。
请记住,在进考场的时候是带着“哎哟,我的未来胜败可在此一举”的态度,还是带着“我要让这些废物尝尝我的厉害”的态度。当然选后者了。
255页到第258页
控制感
控制感一直是本书提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如果你能自己掌控局面,就会变得平静、放松,也更好的思考,还能因此作出明智的决定。
如果爸爸妈妈插手孩子的事情,作者给出了应对之策:
首先,要知道父母是爱你的。
其次,听听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最后,尽力在与父母沟通自己的需求时保持尊重。
这虽然是提供给孩子们的方法。当我们作为父母,跟孩子沟通时要引以为戒,不能一遍遍的重复、强调、唠叨,与孩子们发生争执!
第258页下面,考试之前的注意事项,可以让孩子们考试之前看一下。
第259页
最后一部分,父母们,放松点
我们父母要站到赛场之外,不要替孩子们做决定,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所以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
我也是在陪大宝度过青春期这几年,慢慢学会了“放手”!
其实,放手真的不是说放就放的,也是思想转变的一个过程。我找了两篇文章,还有原来分享的内容,发给大家看看。
第260页到第261页,今晚怎么做?妈妈的可以看一看。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