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孔子的人生境界。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真是栩栩如生的画面,师徒三人的状态跃然纸上,子路颜回以及孔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每个人的人生境界一览无余,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子路这段回答可以看到子路的英雄气、大丈夫气,现在的人谁又愿意把自己的财产与朋友共享呢?能以这样的大公之心来对待自己的朋友,可见子路确实是很可爱的君子和大丈夫。
接下来颜渊回答:“愿无伐善,无施劳。”因为颜渊对自己要求是很严格的,他经常都是处于克己复礼的状态。他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随便表白自己的功劳。相比之下,有的人做了一点事情,就成天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功劳。
子路性子很急,在颜渊回答之后马上反问:“愿闻子之志”;您老人家也来说说你有什么志向吧!孔子的回答就显示出他圣人的风范了,也只有他有如此胸怀,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气度啊!让年老的人安逸,老有所养,让朋友们都信任,让年幼的人都得到关怀。
不是圣人不可能有这种境界,孔夫子的这三条中没有一条是说自己的。子路的话可以看出有英雄气、大丈夫气,舍弃了外物的诱惑,很不简单。颜渊从个人修养出发,让自己的心性不犯错误,牢牢地守住自己的道德精神阵地。而唯有孔夫子的理想是可以使整个社会变得健康、阳光。从他的生活之中,言谈里,在他的思想情感里都流露出了对全社会的关爱,这样的心胸、品质、眼界,的确让我们佩服不已,孔夫子的“圣人”之誉是当之无愧的。颜回是渡己,孔子是要渡人。
最近读了几本书,我突然发现它们一个共同核心思想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人生达到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境界。就是把自己和宇宙融为一体。业的第一定律说:“不论你想得到什么,你必须首先帮助别人获得它。”当你放下了自我的边界,为每个人的成功努力,那么在你的生命中你将和宇宙法则达成和谐,与创造万物的能量同步。《与神对话》中说:“如果你们承担起你们对世界的个人责任,甚至只在内心深处觉得你们对世界负有个人责任,他将会与现在大不相同。假如每个人都觉得有责任,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心流》说每个人都会经过个体需求到团体价值观建立,再到自我反省成长阶段,最后到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利益融入大我的利益之中。
中国古代“修身”的宗旨:一是修己成人,二是修己安人,三是修己善群。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活着,只有能够“安人”“安百姓”,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乐”,不只是自己的享乐,而是包括了百姓的安乐;他关注的是他人的疾苦,而不只是自己的幸福。
通过修己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和可能性,尽可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才能“安人”以至于“安百姓”。“修己”是手段,“安人”“安百姓”才是目的。只有把自己修好,才能去安别人。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天命就是使命,就是一个人这一生对这个世界所要担负的责任,拥有使命感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王阳明立志要成为圣人……作为2500年后的我们,物质极度丰富,科技极度发达,生活极度便利,但是幸福指数却大幅下降,读经典,学古人,修己安人,为别人提供价值,为社会做贡献,承担起个人的责任,找回生命的意义,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