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烟花”刚刚过去不久,那场台风来到上海时我们公司人性化的还让我多休息了一天,反正我是全天待在家里头。
也就是看到外面有树被吹的摇摇晃晃的。
当台风过去后,我早上出门开始上班的时候
我看到了一些被吹到树枝散落在大马路上
就是 这种的
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后正常去上班,到公司后同事谈论的话题也是“烟花”,有的说这个台风刮的很大啊!有的和我一样在家一直呆着,不知道这个台风是个啥样,还有的说这台风就这个样子,感觉就是刮了一点大风,从家里出来后还是老样子没看出来台方经过的样子。
然后我把我来上班路上拍的照片给他们看,说这是台风经过后我们那边的树的惨状,他们看过之后都说这台风够无情,够残忍,够卧槽。
但是在下班回去的路上又看到那倒在地上的树枝时,我不经有了些怀疑。
因为首先我看到这些树枝躺的有点整齐,在路边还不影响交通死的蛮人性化的,再者我发现为什么都是这些树枝倒下,这细细的树我感觉也挺不堪一击的,为什么它们都没倒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树枝和树本身分开的面是如此的光滑,这个就足以断定是人为切割出来的痕迹,并不是自然灾害导致的。
那么为什么人要把树枝从树的身上锯下来呢?
我边走边思考
稍微那么一推理我就已经知道了,那是因为这些树都是刚种植的树苗,他的抗风能力还没有大树那么强,把树枝据下来的原因是为了减少台风对树的受力面积,降低树被连根拔起的几率。
等过段时间在用嫁接技术在把新的树枝嫁接上去即可。
想通这个东西还有点愉悦感
但是这算什么?
我当时可还用这张图片去给同事说台风的威力呢?
大家还深信不疑的相信呢!
到头来就是这样?
这让我不经陷入了沉思
我们所见所闻,听别人讲的东西,看到的东西未必是事实。
我自己本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我也善于在生活当中发现一些细节,然后在思考总结得出一些对于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我觉得万物的形成必有其因,一切事物的发生和接下来要走的轨迹都是和其他种种事物相互链接的,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这个小细节我也一直在思考,最近也是一直在想在推理,最后本人还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拙见,是关于认知论方面的。
我自己的拙见
1完完全全的相信不存在任何的怀疑,会锁死自己的认知。
2怀疑是主动思考的一种动力,对事物保持怀疑态度会导致积极的思考和推理或实践,最后得出新的事实。(或者验证所怀疑的事实就是事实)
3人的认知体系扩充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主动方式。
那么我先来说一下第一个
1完完全全的相信不存在任何的怀疑,会锁死自己的认知。
其实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你想想是不是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得出不一样的想法。
因为每一个在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时候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自己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相处过的人,学习的知识,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
那么人和人不可能知识体系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可能得出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那我为什么说完完全全的相信不存在任何的怀疑,会锁死自己的认知呢?
那是只要你完完全全的相信一件事情后,你就会失去主动思考这件事情的能力,你在这件事情方面的认知就止步于此了。
就像上面举的台风烟花的例子只要你相信你就真的相信了,你不做怀疑就是永远的相信,你将不知道那其实是人为割下来的事实。
再举个例子,传销组织这个大家都知道,甚至之前传销比较嚣张的时候很多人的身边都有从事传销的人,你和这些人交流你会有什么感受?
对传销组织深信不疑,只要我好好干,我就能当上老总变得有钱飞黄腾达,但是事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就是一个拉人头的骗局,从事传销的人被洗脑洗的就一直相信不做任何怀疑,面对漏洞百出的传销组织还是无比相信,所以他的这方面认知被锁死,他也不知道这个是骗局的事实活生生的受害者。
2怀疑是主动思考的一种动力,对事物保持怀疑态度会导致积极的思考和推理或实践,最后得出新的事实。(或者验证所怀疑的事实就是事实)
根据以上的2个例子当局人但凡有一点激发主动思考的动力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了,这个动力就是怀疑。
如果说相信是对事实的尊重,那么怀疑应该更加有分量,与其去相信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的事实,还不如出于渴望事实和对事实的尊重怀疑那么一下,说不定你还能发现新的大陆。
我们现在的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有半点解释不了的东西,一件事物要经过各种实验和验证最后在得出事实结论,哪怕一件事物有99.9%因素是符合实验得出的结论时也要把那0.1%的因素给找出,否则就是叫做没有被证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科学。
在我们人类没有发现微生物的时候,当时出现一些大规模的流感性病毒的时候,很多人把这场由微生物所引起的流感说成是巫师的什么诅咒,当时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还有很多人装什么法师到处做法事骗钱。
还不是一些渴望真理的科学家抱着怀疑的态度,最后发现其实是一种以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导致了流感病毒的发生,并没有什么巫师的诅咒。
怀疑并不是对事实的不尊重,既然是事实你就应该经得起推敲,真金要不怕火炼,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将更加相信,如果不是事实那将发现新的事实。
3人的认知体系扩充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主动方式。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有这样一个文明定律,文明会发生技术爆炸。
像三体文明他们想要侵略地球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派一个智子先来地球来锁死人类文明基础科学的进步,因为他们来到地球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他们害怕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人类文明出现技术大爆炸,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三体文明到时候在来去侵略就是送死了。
这个文明技术大爆炸并不是说说的,咱们想一想最近咱们人类这几百年的发展是不是很快,已经超过之前发展的总和了。
那咱们不管怎么说,这些发展肯定是基于我们人类的主动思考,它是咱们自发性主动性所导致的进步,如果人类文明全靠被动来扩充我们人类的知识体系,一些生活的经历,一些祖先的个人见解,没有主动的思考,打一鞭子走一步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发生技术爆炸的。
举的例子可能有点大了,那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例子遍地是数见不鲜,像我们人和人之间的思想上的差距,那其实是基于一个主动思考爱学习和一个被动被思考的两种人之间的差距。
像我和我爸是隔了一代年纪的2个人,论生活经历来讲的话从时间上来说他确实比我要更加丰富一点,但是我们2个人的知识体系相比的话我的肯定要比他的更加丰富,在我的印象里我爸是属于那种老老实实非常本分的人,他从来不读书不去主动去学习什么东西,我爸的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就是看我们家那台彩电,从那台彩电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他也懒得去在脑子里怀疑思考推理,看了就是看了,娱乐而已罢了。
但我自己就比较喜欢阅读输入,然后有的时候喜欢在平台上做些输出,我比较爱思考主动性的,就像我看到树枝被大风刮倒在地上,然后做出怀疑主动思考得出一些自己的拙见一样。
大家看2者时间上相差这么大,但是拿前者和后者比知识体系的丰富度的话,明显前者别看在时间上有着很大优势但是结果确还是天壤之别。(客观的做个比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只是因为一个是被动思考一个是主动思考。
就像上面刚说的文明技术爆炸一样,也许时间久的文明可能比时间存在短的文明科技强,但是主动思考有着主动性的文明一定比被动思考有着被动性的文明科技强。
我在解释一下我说的被动思考和主动思考是指的自己知识体系扩充的2种方式,一种是被动型的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后者是主动型的扩充知识体系。
而且我现在回忆到过去就算回忆到不远的地方,比如2020年上一年我回想起来自己之前的想法和在生活工作当中的行为都感到有点幼稚和可笑,这是为什么?这才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为什么对那么近的时间点的想法都有这种感觉了呢?
甚至我昨天下载了我3年多没有玩的QQ,发现之前发过将近1000多条的说说,我浏览了一点我感觉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无知,甚至我对我自己之前的无知感到了愤怒,发的什么东西?
我都有点不相信这是我之前发出来的,最后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删除。(我也是服了我自己了)
今天我就自己想通了,这是因为我这段时间主动思考导致自己的认知体系丰富的较快,使得我在短时间内就有这种感觉,如果不是主动思考的话可能要等到我过5年10年的才有这种感觉。
那这些已经很显然了,咱们单靠经历和阅历是一种非常耗时间的被动扩充知识体系的方式。
当然也确实,一个人单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去理解事物往往最后获得是一些狭隘的偏见,但是你通过读书或其他主动思考的方式,参考或总结出一千个独立思考的想法在加以怀疑推理实践,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的如虎添翼,甚至你的思考可能会掀起宇宙地毯的一角。(想想爱因斯坦是不是这样)
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