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九年正月初四
离开白石鼓,我们便去大舅家拜年。原来大舅也住在白石鼓,最近因大舅身体不适,就住到儿子媳妇家去了,在儿女一起,这样也有个照应。
大舅和大舅母见我们去,非常高兴。在绩溪公安局任刑侦副大队长的表弟和在适之中学任教的弟媳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一家三代人。待了片刻,我让贞华和朱玲带两个孩子去龙川的胡氏宗祠玩一玩,我则留下来陪陪大舅聊聊天。
大舅原在绩溪中学任教导主任,退休后又被聘参加了绩溪县志的编写工作。並完成了《亚东六录》一书的编著。
我和大舅一直谈起了亚东精神,从亚东创办人汪孟邹对兄长汪希颜相托的五个孩子的抚养培育。他们的父亲汪氏兄妹中的长兄汪乃刚放弃自已的事业和前程,毅然从上海亚东回到绩溪白石鼓老家,担负起抚养培育大家庭的一群孩子的重任。
谈到了姑母汪协如无私资助他′上大学的往事,虽然是每月五元钱,但整整坚持四年啊!对我的大哥晓农也是一样,姑婆每月都寄他五元钱作为大学生活的补助。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我们的妈妈因子女多,生了小儿子晓春后就没有参加工作了,协如小姑也是每月寄给她十元作为生活补助,一直到妈妈一九六零年病逝。这点我比谁都清楚。
姑婆汪协如一生提倡妇女解放,践行实业救国,她一辈子没有结婚,致力培养自已的侄儿侄女和侄孙,使之一个个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这种重视子孙的教育,为文化事业、为家庭教育,全力以赴,无私奉献,这便是汪家先祖们遗留下来的优良家风,是亚东人的精神,必将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
《觉醒年代》能把汪孟邹和亚东图书馆搬上银屏,我们为有这样的先人们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下午四点多钟,贞华和朱玲及两个孩子从龙川游玩回来,我们和大舅一家共进晚餐,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华灯初上,我们告别大舅一家,入住绩溪国际大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