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blem of British Leisure
英式休闲文化
The Caravan Gallery 是一个非比寻常的美术馆,在英国已然成熟的文化体制下,成为了别样的英格兰休闲文化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项目的展开也是一种艺术家对生活的疯狂的执念及其追求, Jan Williams和Chris Teasdale,这对艺术家夫妻将浪迹天涯的浪漫记录在了自己的相机胶片中,如影随形的结伴,成为对方的眼睛,城市的探索者。我们可以想象着这对神仙眷侣一人开着车,一人探出头去找寻着“大篷车”外的风土人情,记录着非比寻常又天人合一的大英帝国的角角落落。
自2000年以来,这辆1969年出生的芥末黄“大篷车”(由朴茨茅斯艺术空间赞助)成为了这对艺术家夫妇巡回画廊的主要展示空间及其交通工具,而“大篷车计划”也随之成形。
日积月累,“The Caravan Gallery: Pride of Place Project”的作品对于每个地域性的旅游产业都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但不同的是,相比毫无瑕疵的推广海报,这些作品更像是作为艺术家的他们的游后感,记录着一种纯粹的英国式生活,而不再只有红色的电话亭、巴士及邮筒。比如在朴茨茅斯的当代艺术画廊的大型回顾展中,照片不是期待中的年轻貌美的女郎们在英国海边玩耍嬉戏的典型镜头,取而代之的是Brighton颓废风的码头或者Bournemouth海滩上kfc冠名的户外淋浴头,而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镜头,的确这些不能与旅游宣传册和明信片中的美景相比(不是一个款,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素颜”的海滩却是我们看到的真实的东西,又有谁会泯灭他们被记录下并展示出来的价值呢?试想,若PS后的美如白玉是一种美的艺术,那么素颜的小雀斑不是更有感染力吗?
也许,这就是大家为何狂热的喜欢上“大篷车”的原因,在这个看起来狭小的空间,装载的却是被司空见惯的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个众人皆知的“供应链”,但如何诙谐地抓住生活中动人的“雀斑”,便是Jan和Chris掀起的一场生活艺术革命。我们习惯了被粉饰的日常生活,却在昭然若揭的镜头下面看到了那些“小缺陷”,这无疑让我们停下了脚步去“回首爱抚”下我们的日常。一幅幅图像给了当地观众一个似曾相识的回应,而他们也能同时感受到艺术家镜头里的感性表达,不用去费劲琢磨作品背后的高深莫测,“这就是我的生活啊!”艺术与生活从来不曾脱节,这也是Jan和Chris想要表达的当代艺术摄影。而在他们的镜头里也鲜少会出现名声显赫的人物和景点,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有意识地去捕捉那些某种意义上的边缘世界。你可能不会在室外的海滩就那样旁若无人的翩翩起舞,而你可以随着“大篷车”里的镜头故事的展现,在一个不期而遇的场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感受着各种你所认为的不可能。这也是这个企划案最初的核心概念之一:“奇特的平凡(extraordinary)”。
当然,从某些角度而言,Jan和Chris更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狗仔队”,记录着再平常不过的英格兰,但这些看似平凡的镜头以外,那些对于熟悉他们镜中景的当地市民来说,记忆随着图像浮现,感性随着镜头涌出。“平凡”的照片,不平凡的“化学反应”。
这就是那个酷酷的“大篷车”项目,它本身作为一个传播媒介已是不平凡,虽是画廊,但不需要安排调度展览空间,或邀请名流助阵,亦或是各路媒体引来关注,他们只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小城镇中,在“黄卡凡”的外面摆上几把折叠椅和签名簿,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迎来访客和艺术爱好者。
时常,在一些城市的巡回展中,Jan和Chris会遇到相同的游客,他们会兴奋地指出那些与之前作品的不同之处,亦或分享着连Jan和Chris都不知道的照片背后的,只属于游客自己的故事。从这种意义上说,Jan和Chris更像是摄影记者,记录着并归档着城镇与乡村的兴衰变化和人们不自知的细节。一张张的日常拍摄,散发着对生活的热情,就像美国街头摄影师Garry Winograd一样,他们都有温度地记录着自己的周身生活和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Teasdale & Williams夫妇,以平凡为画布,捕捉令人玩味的非凡,从而提炼出丰富与风趣的奇特。这就像他们自己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所做的一起:“世间皆有趣 (everywhere is interesting)”。
更多信息:http://thecaravangallery.photography/
原文作者:Niamh Coghlan 编译:Amber Wang
译自 Aesthetica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