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201路车站那,对面是一座高楼,随着车来人潮涌动,刹那恍惚中,觉得对面楼上有人在望着我。确切地说,是一个个不同时期的我,隔着十年的光阴,望向了我。
在那座高楼上,我曾满怀期待。那个在房间里等待爱人的我,朝着窗外望向了我;
那个听到悠扬钟声打开窗子,寻找钟声来源的我,望向了我;
那个在大厅和爱人告别,牵着手不放的我,转身望向了我;
那个在顶楼,在突降的大雪中踩下脚印的我,隔着纷扬的雪花,望向了我;
那个历经生活的打磨,却依然天真的我,在十年前的时空里,对着我微笑。
十年,又一个三千六百五十天,我居然活得有这么久了。
十年前的某一天
午后的阳光透过星级酒店的落地透明玻璃窗照进室内,久违了的暖意溢满全身。
室内独我一人,捧读于丹的《论语》,内心是清静的,身心是快乐的。
日子似乎又恢复到从前了,有阳光,有书,有清静,有自我。
书中尚有几处合我意的,摘录如下:
当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在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就是眼前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拖延。
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越成功。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步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完成自我角色建立和提升。
我把这些和朋友tea在网上分享了。我毕业开始闯荡的时候,他结婚了,我订了终身时,他却有了婚姻的裂缝。虽多年未见,但做为老友,仍希望他幸福。当然,做选择本身也是一种成长。他要我看紧自己的爱人,也不能太紧。我笑言,一切自有定数,与其紧张彼此,不如做好自己,爱到不能爱为止。人不负我,我亦不负人。
话虽如此,但,过了午夜,我便重复竭斯底里,不能入睡。内心惶恐,不好的记忆疯涌而至,我努力平息,却不能阻止泪水。
我劝自己,这是第一次,亦是最后一次。
都过去了,我不必太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