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价值,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物化的劳动价值,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全部来自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论》第一卷。)
劳动创造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劳动创造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质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劳动是人类在获得使用价值时付出的代价,不用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的物质,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比如空气;
因此劳动价值也成为了物物交换过程中建立等价关系的价值尺度,现在的问题是,充当价值尺度的劳动价值是实际付出的劳动吗?
等价交换
让我们回到猎人和邻居的例子,猎人猎到一头野猪,邻居想用一担木柴交换猪肉,现在问题来了,一担木柴该换多少猪肉呢?
获取两种产品都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显然要进行交换,两种产品付出的代价要相等才行。
野猪肉是猎人从自然中获取的,付出的代价是猎人的劳动;木柴是邻居从自然中获取的,付出的代价是邻居付出的劳动;那么野猪肉和木柴要相等的话,猎人和邻居付出的劳动必须相等!(两种产品都是各自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如果交换的产品包含的劳动不相等,那多付出劳动的一方就亏了,他不会同意交换!)
猎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砍一担木柴需要付出的劳动,于是大致估算出一担木柴等于一条猪腿。邻居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打到一头野猪需要付出的劳动,觉得一担木柴换一条猪腿很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猎人并没有全程观看邻居砍柴的过程,猎人是怎么确定邻居砍柴付出的劳动量呢?同样的邻居也没有看到猎人打猎的场景,他又是怎么确定猎人猎到一头野猪付出的劳动量呢?
为了交换能够顺利进行,双方必定会描述自己的产品以及获取的过程,方便对方对产品足够了解,好建立等价关系,但这种介绍往往是不充分的,很难令对方信服。
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对于猎人而言,他大脑里建立猪肉和木柴的等价关系时,虽然是在对比两种产品付出的劳动量,但其实并不是用自己打猎的劳动量去同邻居砍柴的劳动量对比,而是用自己打猎的劳动量同自己砍柴的劳动量进行对比;
猎人没有亲眼看到邻居砍柴的过程,即使他全程观看,他也不可能准确估算出邻居具体付出的劳动量,因为他不可能清楚的知道对方的劳动能力;想要做出准确的判断,他必须以自己为参考,自己与自己对比;
猎人虽然没有亲自去砍下这一担木柴,但是在他的脑子里能够想象出自己砍一担木柴需要付出多少劳动量!
这种建立等价关系的思想活动,在邻居的大脑中同样进行着,邻居在估计猎到一头野猪付出的劳动量时,同样想象的是自己需要付出的劳动量!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交换活动进行时,同时存在着两个相互独立的估算过程,分别在交换双方的大脑里同时进行;
通过估算双方分别建立了猪肉与木柴的等价关系;这种等价关系都是以自身为参考,想象出自己获得同样的产品需要付出的劳动量,而与另一方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无关;
既然两个等价关系是独立进行的,且以自身为参考,那么两个人得出来的等价关系是否是一致呢?
会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猎人得出:一条猪腿=两担木柴;
但是邻居得出:两条猪腿=一担木柴;
那么交换活动岂不是无法进行了?
现在我们假设猎人身强体壮,邻居体弱瘦小,猎人的劳动能力是邻居的两倍,那么意味着获得同样的产品,邻居花费的劳动是猎人的两倍;
假如对于猎人而言,猎到一头野猪需要付出5个小时劳动,分摊下来,一条猪腿需要1个小时劳动量;砍一担木柴需要付出1个小时劳动量;
那么对于邻居而言,一条猪腿则需要2个小时劳动量,一担木柴需要2个小时劳动量;
如果我们直接用猎人和邻居实际的劳动量进行对比(按照劳动时间),就会发现等价关系为:
1小时劳动量=一条猪腿;(猎人实际劳动)
2小时劳动量=一担木柴;(邻居实际劳动)
则,两条猪腿=一担木柴;
这个时候猎人吃亏,邻居获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交换;
但是在猎人和邻居各自大脑里建立的等价关系则是:
猎人,一条猪腿(1小时)=一担木柴(1小时);
邻居,一条猪腿(2小时)=一担木柴(2小时);
我们可以发现,猎人和邻居虽然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不一样,但是他们最终得出的等价关系是一样的;在邻居眼里,一条猪腿就是等于一担木柴,即使他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是猎人的两倍;
两种产品虽然不同,但是获得它们付出的劳动量之间存在一个严格的比例关系,比如一条猪腿等于一担木柴;
这个比例关系不管谁来生产都是成立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确定这个比例关系的;这个比例是由产品本身决定的,跟谁来生产无关;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应该忽略这种差异,但是劳动力之间的差异丝毫不影响产品等价关系的建立;
劳动力之间的差异只会表现为同他人相比,付出的劳动量等比例增加或者减少。
如果邻居猎到一头野猪付出的劳动量是猎人的两倍,那么他砍同样的柴需要付出的劳动量也是猎人的两倍;换成其他的产品也是一样,邻居付出的劳动始终是猎人的两倍。
不等价交换
既然劳动力的差异不影响等价关系的建立,那么在交换活动中,等价关系是否必然一致呢?
并不是!
上例中,双方得出的等价关系能够一致,前提是猎人和邻居对劳动的理解是一致的,猎人知道砍柴需要付出的劳动量,邻居也知道打猎需要付出的劳动量,交换的双方知道自己劳动的价值,并且认同对方劳动的价值,这是等价关系能够一致的基础。
如果有一方不了解对方的产品,也不知道获得这样的产品需要付出多少劳动的话,等价关系要如何建立?如果交换的双方都不了解彼此的产品,等价关系又要如何建立?
第一种情况,只有一方不了解对方的产品!
我们同样使用猎人和邻居的例子,假设猎人对砍柴的过程十分了解,但是邻居对打猎却一窍不通,也从来没见过野猪!
猎人很快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建立的等价关系,一担木柴=一条猪腿;
但是邻居却犯了难,他没见过野猪,也不懂打猎,完全不知道获取野猪需要付出的劳动量,在他的脑海中,等价关系无法建立;
这时如果猎人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直接告诉邻居两者的等价关系,那么交换活动可以顺利完成;
如果猎人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或者邻居不相信猎人的话,那么这时交换活动就遇到了麻烦;
猎人如果有心想要占邻居便宜,他会夸大猎取野猪的难度,从而虚增自己付出的劳动,比如他会说野猪凶猛,力大无穷,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跟野猪进行殊死搏斗,才最终将其杀死,但其实野猪是同类搏斗被咬死的,他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碰巧遇上了野猪的尸体,然后把它捡回来了。
不管猎人说的话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只要他有办法让邻居相信,猎取野猪需要付出极高的劳动量,那么在邻居脑海中就建立了新的等价关系,野猪的价值量瞬间增大了几倍,甚至数十倍;最原始的欺骗开始了。
第二种情况,双方都不了解彼此的产品,双方的大脑中都不能建立等价关系;
这个时候交换活动要顺利进行下去,那么双方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描述;描述的意义在于,交换的一方需要通过对方的描述,来确定自己在同样的情形下,获取同样的产品需要付出的劳动量,从而以自身为参考来建立等价关系;
在描述的过程中,双方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夸大自己所付出的劳动量,压低对方付出的劳动量,这是最原始的讨价还价行为!
一轮讨价还价之后,双方都建立了各自的等价关系,那么这两个等价关系是相同的吗?
不一定!
如果双方对自己的产品夸大程度刚好相等,那么等价关系是一致的,比如猎人把野猪肉劳动量夸大十倍,邻居把木柴的劳动量也夸大了十倍,那么他们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一条猪腿=一担木柴,此时仍然是等价交换;
如果夸大程度不一致,那么等价关系不一致,此时是不等价交换;
假如猎人夸大十倍,邻居夸大五倍,那么,一条猪腿=两担木柴;
假如猎人夸大五倍,邻居夸大十倍,那么,两条猪腿=一担木柴;
夸大程度较大的一方占了便宜,夸大程度小的一方吃亏了;
不等价交换只是相对的,是相对实际的等价关系而言(由产品本身决定的等价关系);但是对于交换的双方而言,交换仍然是等价的,因为最终成交的交换比例,与他们自己估算出来的交换比例是一致的!
这种伴随着欺骗性质的交换活动能够成立,关键因素不是欺骗,而是交换活动的本质:
作为等价关系的价值尺度,劳动价值并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而是想象出来的劳动价值,这种想象出来的劳动价值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基于对产品的了解,想象自己生产同样的产品需要的劳动量。
欺骗的行为并不总能起作用,人们被欺骗过一次之后,很难再被欺骗第二次,随着对产品的了解越来越多,欺骗的行为也越来越少,最终产品的等价关系会逐渐回到其真实的等价关系,也就是基于劳动价值建立的等价关系。
随着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产品的等价关系估算的越来越准确,最终在一个小型社会里,产品之间会形成统一的等价关系;
同时基于交换的方便,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开始独立出来,最终贵金属因其特殊的性质脱引而出,成为固定的货币。
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虽然是货币来衡量,但是货币价值的背后仍然是劳动价值;
此时充当等价关系价值尺度的劳动价值,其性质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它不是实际生产中消耗的劳动价值,而是人们想象中以自己为参考的劳动价值;
人们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开始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建立与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比如一条猪腿=100元;
需要注意的是,统一的是等价交换比例,而不是具体的劳动量,因为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实际需要付出的劳动量仍然存在差异。
认同价值
人们对同样的商品价值形成统一的认识,那么我们可以称其为认同价值,认同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它是一个抽象的价值量,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但是它并不一定等于实际劳动量;
认同价值并不是货币出现后才形成的,它比货币要早的多,在人类第一次进行物物交换时就形成了,甚至可能比物物交换的历史还要早,但我们只需要从物物交换为起点来观察即可。
在猎人和邻居交换的例子中,猎人估计木柴的劳动量虽然是以自己为参考的,但其实在猎人看来,邻居付出的劳动跟他想象中的是一致的,猎人是认可邻居的劳动价值的,所以这种想象中的劳动价值本质上就是认同价值,它跟对方实际付出的劳动量并不一定相等。
从邻居的视角看,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物物交换时代,交换双方的认同价值仍然是独立的,它们等于各自想象出来的劳动价值,只要双方劳动能力存在差异,那认同量实际上就是不相等的;认同价值虽然不相等,但是等价关系是一致的;
货币出现后,就发生了变化;货币除了具有价值的概念,它还有数值的概念;商品与货币建立等价关系后,虽然在不同的个体眼中,同一件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有差别(以自身为参考想象出来的劳动量),但是交换货币的数量却是相等的;
于是认同价值开始与劳动价值分离,同一个社会对同一件商品形成了统一的认同价值,这个认同价值用货币的数值来表示;
此时的认同价值具有了社会属性,不再是独立存在于每个个体大脑中的价值,而是一种社会价值,是基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对同一件商品具有相同的认识而形成的。
货币的数量虽然是一致的,但是人们对相同量的货币表示自己的劳动量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在猎人看来100元可以换他1个小时的劳动,但是在邻居看来100元能换他2个小时的劳动,这种差异是两人劳动能力差异造成的。
这种数值统一,但是实际劳动量存在差异情况并不矛盾;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劳动-货币-价值”之间的等量关系,在每个人脑中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种判断标准以自身为参考,因个体劳动能力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只要他们对同一个产品生产过程理解是一致的,那么最终形成的等价关系就是一致的,比如猎人和邻居劳动能力不同,但是都能得出一条猪腿=一担木柴;
这种统一的等价关系在货币的数值上表现出了一个一致的量,比如一条猪腿=一担木柴=100元,这个统一的货币量就是认同价值。
要理解这种概念,我们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思路,即认同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用货币的数量来表示;但是实际上不同的人要获得同样的货币量,需要付出的劳动量是不同的;
我们以砍柴为例,假设一担木柴=100元,那么这100元就是一担木柴的认同价值;猎人和邻居获得这一担木柴付出的劳动量是不同的,猎人只要1个小时,邻居需要两个小时,这种劳动量的差异是由劳动者劳动能力差异带来的;
因此认同价值跟实际发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必然的关系;不管是谁,不管你们劳动能力如何,也不管你付出的劳动量是多少,只要你拿来的是一担木柴,哪怕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认同价值就是100元。(如果货币没有数值的概念,那么统一的认同价值是不可能形成!)
《资本论》中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其中包含的劳动价值,这种劳动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但是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无差别的劳动价值,是实际发生总劳动价值与劳动总量的平均值,这种描述是不准确的;
这种平均不仅抹去了商品中包含的实际劳动量的差异,还抹去了劳动力之间的差异,这与现实情况是不符合的;
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认同价值决定的;认同价值并不是劳动价值总量平均得出来的;认同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平均的方式才能得出来,因为它跟劳动者实际劳动量没有直接数量关系;
因此实际劳动量的差异,劳动者之间的差异,都不会影响认同价值的形成!
认同价值是随着交换活动进行,自发在社会成员中对同样性质的劳动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并不需要实际去体验生产劳动过程,而往往是通过交流、学习,道听途说等等方式完成统一认识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认同价值统一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商品认同价值就一定相等;即使在同一个社会里面,局部的认同价值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两个不同的街道对同一种商品的认识存在差别,那么它们的认同价值也存在差别;
同样的,如果两个个体对同一件商品认识存在差别,那么相对应的认同价值也存在差别,即使这两个人是一前一后来买东西,也不会改变这种性质;(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卖给不同的人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虽然认同价值与实际劳动价值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但是认同价值不会脱离实际劳动价值,因为认同价值是来自人们对实际劳动价值的想象;
认同价值总量也不等于实际劳动价值总量,相反认同价值总量会始终大于实际劳动价值总量;
因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商品生产过程的了解主要来自资本家的介绍,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真实的劳动量;
这就给了资本家虚增商品认同价值的机会,资本家总会想法设法的夸大生产付出的劳动量,他绝不会按照实际的劳动价值介绍,更不会按照低于实际劳动价值的情况来介绍;
于是商品的认同价值就虚增了一部分,比实际劳动量多出了一部分;
如果消费者识破了资本家的谎言,那么认同价值会回归到劳动价值,但是消费者被欺骗是大概率事件,只要有一个消费者被欺骗,那么认同价值总量必然大于实际劳动价值总量。
本文结束!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下一篇《认同价值》!